侯侍郎庸迎养

东莱有客人中英,满腔忠孝由天生。

读书不作章句陋,居官所期肝胆明。

往者严君困三宅,父子东南五千隔。

孤苦零丁十五秋,一别何曾见颜色。

儿年初学数与方,父不少留儿涕滂。

慈闱纺绩事教养,执经问道亲虞庠。

前载春官取科第,父若有闻心亦喜。

朝朝秉笔在鹓班,情几欲陈行复耻。

圣恩如天愿弗违,诏许驰驿迎亲归。

拜辞阙下一喜惧,消息近日无安危。

云山万重隔闽越,见面有期思愈切。

来日非如去日多,旧愁不与新愁别。

天风吹衣道路长,圣君宠厚亲寿康。

炎州瘴雾避爽气,桑榆晚景昭回光。

遥知入门问安否,百岁千欢交肺腑。

秉烛浑疑再世逢,称觞更尽中肠语。

归来感激谢君恩,枯朽一旦生阳春。

周公拜前鲁拜后,满庭光显难具论。

子禄愈丰亲愈寿,此事人生亦希有。

别恨何嫌地渺茫,孝心直与天长久。

丈夫志气今古同,为子必孝为臣忠。

累茵列鼎足荣养,更以勋业垂无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龚敩的《侯侍郎庸迎养》描绘了一位忠孝双全的官员,他深感自己对父母的孝道责任,尤其是对于困厄中的父亲,多年分离,内心充满思念和牵挂。诗人赞美了侯侍郎的高尚品德,他不仅注重学问,期望为官清正,而且在科举得中后,不忘亲情,请求朝廷允许他迎接父亲回家。他忧虑路途遥远,但对重逢充满期待,希望能在父母面前尽孝,报答圣恩。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天风”、“圣君宠厚”、“云山万重”等,展现了侯侍郎的忠诚和孝心,以及朝廷的恩典。结尾部分表达了侯侍郎对父母健康长寿的祝愿,以及希望通过自己的功业使家族荣耀永续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充分体现了古代士人对孝道的坚守和对家族荣誉的重视。

收录诗词(155)

龚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吴兴陆颖笔花轩

吴兴制作天下奇,笔花名轩谁与题。

霜毫插架千万枝,枣心兰蕊芳菲菲。

固知文房有至宝,雨露涵渐为谁好。

自是春风笔下生,时人只道花开早。

形式: 古风

赠沈翥由仪部迁宿州学正

江头日日春风起,柳花飞渡春江水。

东吴客子问归期,回首云山隔千里。

昔来胄监知几秋,鲈鱼不动乡关愁。

五车万卷恣搜索,声誉早播金陵州。

筮仕春官咸见许,每接夔龙趋步武。

中原文献久荒凉,复遣横经施教雨。

屠羊反肆未足多,敩学亦得重渐摩。

乃知天造有深意,千古不用伤丘轲。

形式: 古风

次韵翁好古道过芗溪寄别黄贰守

十月流澌不成冻,异客他乡只如梦。

玉溪邂逅忽盍簪,青眼相看各神竦。

万里番禺不倦劳,此身端为斯文重。

岂无献赋誇甘泉,岂无勋策图凌烟。

丈夫荦荦自有志,立身行道非偶然。

孤猿独鹤渺何许,新诗满幅来鸾笺。

要追苏李凌鲍谢,肯与馀子争媸妍。

芗溪之滨有逆旅,清兴留人不能去。

信知王事有程期,千载风云一朝遇。

鹢路何曾限吴楚,大舶中流夹双橹。

明朝回首隔钟陵,水阔天低雨如雾。

形式: 古风

湖心夜宿田家问道官陂访旧

田家住在鄱湖侧,僻处湖乡廛市隔。

自言三世在此居,自幼何曾识宾客。

上官托宿叩我门,旋扫阶除已昏黑。

呼妇出门供水薪,童稚惊窜呼不得。

庭中爇火燎衣裳,厨下烧汤洗泥滓。

莫嫌窗户多风寒,剩把蚕筐障檐隙。

湖鱼旋网味差甘,粳米新炊饭少白。

今年秋旱田不收,无酒可沽君莫责。

明朝饭罢整行装,缓步从容莫匆迫。

门前有路到官陂,莫过横塘向东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