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蔡学用所作的《悼宾父》,通过哀悼逝去的挚友,表达了深深的悲痛与怀念之情。
首句“永失平生好”,直接点明了失去好友的永恒遗憾,一个“永”字,强调了这种失去的不可逆转和深远影响。接下来,“江春惨独吟”,描绘了在春天的江边,诗人独自吟唱的情景,以“惨”字渲染出内心的悲凉与孤独。这一句将自然界的美好春色与诗人内心的痛苦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其如新草意,不似故人心。”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对逝去好友的怀念与现实中的新事物进行对比,表达了对逝者无法复生的感慨以及对逝者内心世界的深切怀念,与现实中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云只悲晴树,风兼怅夕禽。”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云、风、树、鸟赋予了情感,云因晴树而悲,风因夕阳中的鸟儿而感到惆怅,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与无奈。
最后,“徘徊昔游处,肠断想遗音。”诗人漫步在曾经与好友共同游玩的地方,心中充满了对往日时光的回忆与对好友的深深思念,以至于肠断,想象着好友的声音,表达了一种难以言表的哀伤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失去好友的哀悼,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逝者的怀念。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是中国古代悼亡诗中的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