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明史感东林,复社诸贤事(其一)

世已无廉耻,吾宁自蹈之。

不图中国运,竟赋下泉诗。

气节销难尽,干戈定几时。

可怜天帝醉,问亦不能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孙桐生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深忧虑和对明朝东林党和复社士人的敬仰。他感叹世风日下,廉耻沦丧,自己宁愿坚守道义,即使处境艰难。诗人以"不图中国运,竟赋下泉诗"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无奈与悲愤,暗示了明朝的衰败和自己的无力回天。

"气节销难尽"表达了他对高尚气节的坚持,即使在动荡的时代也无法磨灭。"干戈定几时"则揭示了战乱频仍,和平遥不可及的现实。最后两句"可怜天帝醉,问亦不能知",以天帝醉酒比喻当权者的昏庸,表达了对上天无知人间疾苦的哀叹。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犀利,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人格的坚守。

收录诗词(21)

孙桐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阅明史感东林,复社诸贤事(其二)

城狐与社鼠,砺爪更磨牙。

日暗鬼行市,风腥血染花。

先生且休矣,吾道或非耶。

一掬忧时泪,难禁落暮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凄江述怀

独立苍茫百感并,仰观天地岂无情。

人来湘浦含秋气,诗带离骚有怨声。

万事累身因吃著,一生难学是逢迎。

等閒白眼谁能识,我是穷途阮步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家人生日

廿年春梦太悠扬,曲曲重弹陌上桑。

愧我但成官傀儡,怜卿犹著嫁衣裳。

画来眉妩怜京兆,守定斋期学太常。

莫对碧桃怨萧瑟,安排三十六鸳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闲写

疗贫痴欲借榆钱,乞米闲临帖一篇。

红雨消残花外劫,黄梁熟透梦中缘。

琴心静似嵇中散,诗味清于沈下贤。

拟砍湘江一竿竹,东津归钓缩头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