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尊崇之情。"雨老苔荒墨色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氛围,而"汉人两序姓名存"则暗示了历史长河中人物的记忆和名声得以保存。
接着,"六经丝竹升堂后"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儒家文化气息的场所,"千古衣冠此地尊"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崇敬与尊重。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一种对于文化传承的自豪和珍视。
然而,在"但使高文无废祀,只今扬马未招魂"中,却流露出一丝哀叹,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文化现实已不再的感慨。诗人希望这些高贵的文学遗产能够永远保存,不被时间磨灭。
最后两句"寥寥蜀学谁为倡,东去江流注海门"则转向了对知识传承者的寻求和期待,以及面对广阔的自然景象时内心的感慨。诗人似乎在问,那些继承蜀地文化遗产的人们,又如何继续这份沉甸而崇高的事业呢?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记忆、文化传承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民族文化和学术传统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