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郑用锡的《遣闷》描绘了一幅清寂而闲适的画面。首句“蓬门寂寂久张罗”写出了诗人寓居之处的冷清,门庭寥落,暗示了内心的孤寂。接着,“兀坐如僧奈老何”表达了诗人独自静坐的境况,仿佛僧侣般面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已分閒云容我懒”进一步展现诗人的心境,将自己比作闲云,流露出对慵懒生活的接纳和享受。然而,“可怜短墨当人磨”又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暗示着才华未展,时光却在研磨中消逝。
“春来欲访梅花讯,梦醒初听鸟雀歌”转而描绘春天的到来,诗人试图从梅花的芬芳和鸟雀的歌声中寻找慰藉,寄托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最后一句“如此韶华聊自遣,敢云托体并山阿?”诗人感叹韶华易逝,只能借以自我排遣,但并未完全放弃与自然共融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琐碎和时光荏苒的复杂心境,既有闲适的自得,又有对生命的感慨,体现了清人诗风中的淡泊与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