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乙未秋日游丁家絜园(其三)》由许南英在清末近现代初创作,情感深沉,意境丰富。诗人以游园为引子,抒发了对个人命运、世事变迁以及历史沧桑的感慨。
首句“湖山原欲小勾留”,描绘了诗人本想在湖光山色中稍作停留,享受片刻宁静的场景,然而“无奈愁人倍有愁”一句转折,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复杂情绪,即使面对美景也无法消解内心的愁绪。
接着,“非是陶潜能卜宅,剧怜宋玉善悲秋”两句,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陶潜和宋玉,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同情与哀怜,宋玉的悲秋情怀在诗人这里得到了共鸣。
“功名险作焚身象,眷属浑如不系舟”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功名利禄比作可能烧毁自己的火焰,暗示了对世俗追求的怀疑与厌倦;而“眷属浑如不系舟”则表达了对家庭与亲情的深刻忧虑,如同漂泊不定的船只,难以找到稳固的归宿。
最后,“眼底沧桑无限感,西风不忍再登楼”收束全诗,诗人面对眼前的变迁与无常,产生了无限感慨,甚至于连西风都不忍心再次登楼,仿佛在诉说对现实的无力与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社会变迁以及历史沧桑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