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寺丞知考城县

早得东堂桂一枝,凌云词赋汉皇知。

从军久在红莲幕,对策曾临白玉墀。

霰雪陪游应不晚,弦歌为政莫嫌卑。

春官宗伯大京兆,喜见门生趋府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早早地在东堂得到了桂花的一枝,我的才华如同凌云之志被汉皇所知。
长久以来我投身军旅,在红莲幕中任职,曾经在白玉台阶前应对策问。
即使雪花陪伴,游学的日子也不算晚,治理地方时,用音乐和教化来引导百姓,不必自谦卑微。
如今我担任春官宗伯,大京兆的职位,欣喜地看到学生前来府衙拜见的时刻。

注释

东堂:古代学宫的讲堂,此处指科举考试的考场。
凌云词赋:形容才情出众,诗文高超。
红莲幕:比喻军中的幕僚或指挥部。
白玉墀:皇宫的台阶,象征着朝廷。
霰雪:小雪,形容环境清冷。
弦歌为政:以音乐和教化治理地方。
春官宗伯:古代官职名,负责礼乐和教育。
大京兆:唐代对京兆尹的尊称,管理首都地区的官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的自豪与喜悦之情。开篇“早得东堂桂一枝,凌云词赋汉皇知”表明诗人在仕途上取得了成绩,赢得了皇上的认可。接着,“从军久在红莲幕,对策曾临白玉墀”则展示了诗人的经历和才华,他不仅长时间在军中担任职务,而且还参与过重要的决策过程。

“霰雪陪游应不晚,弦歌为政莫嫌卑”两句传达了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即使是在严寒或低微的地位,也依然保持着乐观和自信,用音乐来表达治理之道,不以地位低下为羞。

最后,“春官宗伯大京兆,喜见门生趋府时”则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展望,诗人作为春官宗伯,对于看到门生前来拜访感到欣慰,这预示着诗人的地位和影响力正在上升。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才华横溢、自信乐观的士大夫形象,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仕途生活的期待与追求。

收录诗词(507)

杨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 字:大年
  •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974—1020

相关古诗词

并州王谏议

锁闱聊辍皂囊封,昼锦还乡意气雄。

别墅挥金延父老,近郊骑竹见儿童。

蒲卢善化终成政,蟋蟀深思未变风。

更待出师平黠虏,戎衣献捷大明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戏赠颍州万寿尉吴待问

宦途南北最情亲,岁晏相逢颍水滨。

旧日青衿同学校,暂时黄绶困埃尘。

樽中满酌香醪美,门外高悬綵棒新。

鸡黍留欢已慵发,可堪经雨折纱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成都

五丁力尽蜀川通,千古成都绿酎浓。

白帝仓空蛙在井,青天路险剑为峰。

漫传西汉祠神马,已见南阳起卧龙。

张载勒铭堪作戒,莫矜函谷一丸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成都凤道人游终南山谒种徵君

何年出蜀访南宗,深锁闲房翠藓重。

振锡忽闻游地肺,题门兼得谒人龙。

行吟一路高秋月,投宿斜阳远寺钟。

到日弥天清论罢,遍寻紫阁与圭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