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兴》由明代诗人蔡毅中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
首联“木落江空天气清,西风萧飒雁南征”,以“木落”、“江空”、“天气清”三词勾勒出一幅秋日空旷、清爽的画面,接着以“西风萧飒雁南征”描绘大雁南飞的场景,既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也隐含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颔联“浮云暗逐年华变,歧路虚怜短鬓生”,运用比喻手法,将“浮云”比作时间的流逝,暗示岁月不居,年华易逝;“歧路”则象征人生的道路选择,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迷茫和对青春易逝的惋惜之情。
颈联“千里关河悬客梦,万家砧杵动秋声”,通过“千里关河”与“客梦”的结合,展现了诗人远离家乡、漂泊异乡的孤独感;“万家砧杵动秋声”则描绘了秋夜中家家户户捣衣声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尾联“崇兰芳芷依然在,何处江潭吊屈平”,以“崇兰芳芷”象征高洁的品质,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坚守;“何处江潭吊屈平”则是借屈原的故事,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无奈与哀叹,同时也寄托了对高尚人格的向往。
整体而言,《秋兴》通过对秋景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理想的多重思考,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