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怨三章(其三)

渔父怨,不怨人,不怨天,只怨海上无良田。

耕田还租得安坐,满海黄金亦不作。

可伤连岁苦凶荒,老农全家受寒饿。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渔父怨》是明代诗人张弼所作,通过渔父的口吻,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无奈。诗中渔父自述不怨人不怨天,只因海上无良田,无法耕种以求温饱。即便满海黄金也换不来一粒粮食,这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之大,以及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

接着,渔父提到连续几年遭遇自然灾害,导致粮食歉收,使得老农们不得不面对全家受寒挨饿的悲惨境地。这种描述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农民生活的真实面貌,以及自然灾害对普通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渔父的视角,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现了明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和对不公平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

收录诗词(1037)

张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字:汝弼
  • 号:东海
  •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 生卒年:1425—1487

相关古诗词

酬编脩杨维新

灼灼东风桃,缟缟西园李。

采采谅匪艰,举手聊漫尔。

云何自束缚,企望邈千里。

齿发易衰谢,岁月不我俟。

抗走京华尘,款曲谢知己。

素心为我倾,瑶琴为我理。

言别用涂长,梦寐相汝尔。

申枨致教言,出处贵正始。

蝼蚁知阴晴,孔翠择栖止。

明珠与珊瑚,乃在沧海底。

努力慎所之,六籍固根底。

再拜寘怀中,察察声在耳。

归雁西北翔,作报心怀耻。

惴惴畏述方,身先鸡鸣起。

形式: 古风

悲管孺人

黄鹤双双飞,雄死雌独归。

血口衔坠羽,铩翼覆孤儿。

巢冰不言冷,啄雪不言饥。

茫茫海波涸,节节南山夷。

山夷海自涸,我足终不移。

我足终不移,我心天地知。

九泉遇故雄,略不愧当时。

岂独韩朋木,终为连理枝。

形式: 古风

送翰林林亨大弟还闽

去年闽中来,访兄兄著褐。

青灯共夜深,摊书助捡阅。

今年辞兄归,兄著绿罗衣。

玉堂晚进食,道路有馀辉。

传语乡人道,无如读书好。

矧彼痴愚夫,变形从释老。

詾詾如聚蛆,食我农亩储。

有识者三叹,滔滔将何如。

家翁二千石,休官尚忧国。

有子绍箕裘,此机良可息。

登堂捧寿卮,诵我送行诗。

青云伫待尔,慎勿来迟迟。

形式: 古风

答胡廷慎进士

村居断来往,摊书挍陶阴。

寥寥三百载,谁鼓紫阳琴。

萤爝无远照,转展费沉吟。

新声乱古雅,嘈嘈或愔愔。

念昔与君期,迪我以妙音。

中道忽仳离,宿疚郁中襟。

支离事铅椠,何以希回参。

湛湛图灵高,渊渊沧溟深。

栖栖坐迟暮,鶗鴂鸣芳林。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