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路曲林幽别有天,出城岩翠接春田。
孤云出树疑残塔,大海回潮应伏泉。
扫墓人来东晋族,开山僧说盛唐年。
宝通药地传灯冷,零落南宗六祖禅。
这首诗描绘了丘逢甲游历西岩所见的景致和历史感怀。首句"路曲林幽别有天",写出了小路蜿蜒曲折,夹杂在幽深的树林中,仿佛通往另一个隐秘的世界。"出城岩翠接春田"则展示了岩壁青翠,与春天的田野相连,景色清新自然。
"孤云出树疑残塔"以孤云飘过树木,形状似残破的古塔,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古老的氛围。"大海回潮应伏泉"进一步联想,想象大海的潮水涌动,似乎呼应着地下的泉水,富有动态美。
"扫墓人来东晋族"暗示此处可能有古代东晋时期的文化遗迹,清明时节扫墓的人们前来凭吊先人,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开山僧说盛唐年"则通过僧人的讲述,引出对盛唐盛世的追忆,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文化的延续。
最后两句"宝通药地传灯冷,零落南宗六祖禅"点明此地曾是佛教南宗六祖禅宗的重要传承地,但如今却显得寂寥冷清,暗含了历史兴衰的感慨。整首诗以景寓情,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体现了丘逢甲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历史情怀。
不详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沧洲东望昼冥冥,一角荒山仗佛灵。
夹径花霏连理树,断碑苔没读书亭。
六时钟磬林光碧,万里帆樯海气青。
坐对石头无法说,将诗吟与蛰龙听。
一载仍容借寇恂,双旌山畔粤江春。
封章郑重循良绩,归计迟留畎亩身。
海舶利成旁落势,陆梁风起近边民。
艰难正仗匡时手,未许扁舟理钓纶。
龙血玄黄战正酣,海山何处筑诗龛?
权书枉著苏明允,心史空留郑所南。
斫地有歌哀骥老,攀天无路阻鸾骖。
蛮云黯黯愁思阔,聊写新词当麈谈。
名园高馆最玲珑,藤影花光护绮栊。
璎珞四垂珠万串,一春长住紫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