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建康留守赵龙图雷音堂韵(其二)

底事明明不用寻,通身有口却如瘖。

笑他卢老能多事,引蔓牵枝诳古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翻译

为何明明无需寻找,他却全身有嘴却像哑巴。
嘲笑卢老太过多事,他的言论像藤蔓般牵扯古今。

注释

底事:何事,为什么。
明明:显然,明显。
不用寻:无需寻找。
通身:全身,整个身体。
如瘖:像哑巴一样不能说话。
卢老:指代某位名叫卢的老者。
能多事:过分多管闲事。
引蔓牵枝:比喻言论牵扯广泛,影响深远。
诳:欺骗,误导。
古今:从古至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师范所作的《次建康留守赵龙图雷音堂韵(其二)》。诗中以“底事明明不用寻”起句,表达了一个深藏不露、无需刻意追寻的主题,暗示了某种高深的境界或智慧。接下来的“通身有口却如瘖”形象地描绘了这个主题,说有口而沉默,如同哑巴一般,进一步强调了内在而非外在的表现。

诗人接着通过“笑他卢老能多事”一句,将矛头指向卢老(可能是卢仝或其他人物),批评其过于多事,试图揭示或解释一切,但诗人认为这种行为其实是“引蔓牵枝”,即过分拓展和牵强附会,误导了世人对事物本质的理解。

最后,“诳古今”三个字揭示了诗人对于那些追求表面现象、误解真实意义的行为的批判态度,认为这样的做法欺骗了从古至今的人们。整首诗寓言性强,语言简洁,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禅宗融合的诗风。

收录诗词(416)

释师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题大梅常禅师塔(其一)

马师问处没踪由,或示三冬话九秋。

认著即心心即佛,一丝头是一丝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次韵题大梅常禅师塔(其二)

茫茫摘叶与寻枝,独许山翁亲见伊。

点著直行三万里,至今脚迹少人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死翁

一惊涂毒鼓,脱尔丧全躯。

谁信髑髅上,重生颔下须。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

观音大士赞(其一)

提起数珠呈伎俩,无端弄出孩童相。

何似月明霜满天,孤猿啼断千峰上。

形式: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