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积李崇桃树,鸣鸠乳燕时。
平生华夫子,直道岁寒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积聚的李子和桃树象征着丰饶与生机,"鸣鸠乳燕时"则生动地展现了鸟儿繁殖的季节,春意盎然。诗人将华夫子比作这春天中的直道之人,即使在寒冬中也坚守正直,展现出坚韧不屈的品格。整体上,诗中寓言了对华伯瞻先生坚贞人格的赞美,以及对其在逆境中仍保持高尚情操的哀悼。
不详
又号秋囦。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熹宗天启初年,追谥“忠介”。十二岁能文,家贫,读书焚木叶继晷者三年。成化二十二年(1486)乡试第一,即有志擿奸发伏。曾上书明宪宗,建议亲贤良,疏宦官,罢浮冗而广求风节之臣,考经史之义理而明圣学。至广东,闻理学陈宪章讲学于新会,乃往受业,自此学益精深。弘治四年(1491)因病卒于官,年仅二十六岁。熹宗天启初年,追谥“忠介”。诗文多发于至性,不加修饰。撰有《立斋遗文》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晚踏城西月,朝登海北亭。
空闻仙驭远,不见相星灵。
岁月流行速,工夫间断多。
良朋更凋谢,谁与共研磨。
侍从才今几,君王宠正初。
常州何处是,头白小孙孤。
世有千里马,人无九方皋。
马来皋已死,天地一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