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田二首(其一)

叶落归故根,孤云有时还。

凶年闾里尽,谁门今幸全。

全者自何归,皮肤半不完。

百租丛其身,欲诉谁见怜。

吾家十八军,独我犹从战。

昨当战交河,左髀贯双箭。

本不识犁锄,况复千亩租。

三诉吏不语,锁颈投囹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的社会景象和个人遭遇。首句“叶落归故根”寓言战乱中人们渴望回归安宁家园,如同落叶寻找根基。接下来,“孤云有时还”暗示诗人自己像孤云般漂泊不定,期盼能回归安宁。

“凶年闾里尽,谁门今幸全”揭示了战乱带来的贫困和死亡,整个社区几乎家破人亡,只有少数人侥幸存活。“全者自何归,皮肤半不完”进一步强调生存者的凄惨状态,他们身心俱疲,衣不蔽体。

“百租丛其身,欲诉谁见怜”表达了诗人对沉重赋税的不满和无处诉说的苦楚。他提到自家曾是十八军的一员,被迫继续战斗,“昨当战交河,左髀贯双箭”,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个人的英勇。

“本不识犁锄,况复千亩租”表达了诗人对于原本不习农事却被逼耕种千亩田地的无奈,以及对官府苛政的控诉。“三诉吏不语,锁颈投囹圄”则揭露了官府的冷漠无情,诗人多次申诉无果,最终被囚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揭示了战乱年代底层人民的苦难和官府的暴政,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味。李梦阳以鲜明的笔触,展现了明朝动荡时期的民生疾苦。

收录诗词(2163)

李梦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 字:献吉
  • 号:空同
  •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 生卒年:1472-1530

相关古诗词

屯田二首(其二)

日落苍天昏,奔驰吏下屯。

扬言科打使,论丁不论门。

老军出听卯,老妇吞声言。

边城寡机杼,耕种育儿孙。

诛求馀粒尽,竭力豢孤豚。

昨当总管来,宰剥充盘餐。

言既复长号,吏去收他村。

形式: 古风

塞上杂诗二首(其一)

边烽日夜至,飞符来会兵。

羊牛入高砦,鸡犬皆震惊。

壮士按剑起,鞍马若流星。

鎗急万人靡,笑上受降城。

生系五单于,归来献天庭。

形式: 古风

塞上杂诗二首(其二)

胡儿追野马,迸蹄若惊鸿。

一马带双箭,堕我边壕中。

敢望不敢近,踟蹰各按弓。

抽身复北去,天寒沙碛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翠华岩

洞劓耶律词,其名翠华岩。

俯视耸观阁,仰面攒松杉。

厥维何王代,鬼斧开崭碞。

精气久削薄,烟岚郁相欃。

屡憩验足薾,独往悲情凡。

入萝畏石坠,转峤惊日衔。

飘飘万里风,吹我秋衣衫。

放迹慕康乐,入道怀贺监。

载思武陵避,愈怅桃花岩。

去住亦由人,极目江上帆。

形式: 古风 押[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