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峭壁崩崖江水边,深山日暮见人烟。
沧波杳杳连三峡,寒草青青自一川。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峭壁、深山日暮、远山近水、青草与人烟的和谐画面,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诗人通过“峭壁崩崖江水边,深山日暮见人烟”两句,勾勒出一幅壮丽而宁静的山水画卷,峭壁与江水相映成趣,深山中偶尔可见的人烟透露出生活的痕迹。接着,“沧波杳杳连三峡,寒草青青自一川”两句,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视线引向更广阔的天地,长江的波涛与远处的三峡相连,青青的寒草在广阔的平原上铺展,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主,辅以人文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体现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不详
原名楚。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雨馀烟柳绿如苔,水净沙明白鸟回。
花气满船无觅处,隔篱村舍瑞香开。
水村烟草映花丛,梦里青山入瘦筇。
晚泊枫桥春睡重,满船风雨不闻钟。
晓入招提草树馨,怪来松柏老龙形。
如何剥落冰霜尽,依旧春风吹得青。
花柳清明过雨初,脩篁风动鸟相呼。
青山如此不归去,时向溪流照白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