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白马篇》由元代诗人何中所作,描绘了一幅壮阔而深沉的画面。诗中以“冥冥子规林,萧萧绿杨路”开篇,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子规鸟的啼鸣与绿杨路上的萧瑟景象相互映衬,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春末夏初时节的景象。
接着,“白马谁家儿,扬鞭西南去”,诗人将笔触转向对一位骑着白马的少年的描写,这位少年正策马向西南方向疾驰而去。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少年的英姿飒爽,也暗示了他可能有着某种急迫的目的或使命。
“去去知何为,不辞还泞苦”则表达了少年的决心和勇气,即使前方道路泥泞不堪,他也无怨无悔地前行。这种不畏艰难的精神,体现了诗人的赞美之情。
“阴阳速相禅,乾坤几新故”两句,诗人借自然界的更替变化,寓意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要珍惜时光,把握当下。
“丈夫慎驰骛,出门已艰步”则是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告诫人们在追求理想和目标时,要谨慎行事,因为每一步都可能充满挑战。
最后,“悠悠独鸟没,雾暗连村树”以一只孤独的鸟儿消失在雾气中作为收尾,既增添了画面的空灵感,也给人留下深深的思考空间,让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以及社会现象的独特洞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