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嗣立的作品,名为《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写给朋友的应和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学问和仕途的追求。
诗中“亭伯负高名,羽仪称上京”两句,通过对古代贤士的形容,表现出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魏珠能烛乘,秦璧许连城"则是用古代珍宝比喻友情的深厚。
“六月飞将远,三冬学已精”表明诗人渴望知识如同六月飞鸟一般遥远难及,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在严冬时节孜孜不倦地学习,求知若渴。
"洛阳推贾谊,江夏贵黄琼"两句中,洛阳和江夏都是古代文化发达之地,而“推”和“贵”则表明诗人对这些文化的推崇和重视。"推演中都术,旋参河尹声"则是说诗人在学习和探索中都术(可能指的是儒家经典或其他学问)时,也会参考古代贤士河尹的教诲。
“累迁登御府,移拜践名卿”表达了诗人仕途上的升迁和对官职的敬畏。"庭聚歌钟丽,门罗棨戟荣"则描绘了一种喜悦和谐的家庭生活场景。
“鹦杯飞广席,兽火列前楹”中,通过宴席上的美酒和温暖的火光,表现了诗人对亲朋好友聚会时的愉快心情。“散诞林园意,殷勤敬爱情”则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情感以及对亲人、朋友深厚的情谊。
“无容抱衰疾,良宴每招迎”中,“无容抱衰疾”可能指的是诗人虽然有病,但并不影响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款待。"良宴每招迎"则是说每次美好的聚会都让人难以忘怀。
“契得心逾重,言忘道益真”表达了朋友之间情谊深厚,即使语言无法完全表达,但内心的友情却更加坚实和真挚。"相勖忠义节,共谈词赋英"则是说诗人与朋友共同追求忠诚和正义,同时也在文学创作上互相激励。
“雕虫曾靡弃,白凤已先鸣”中,“雕虫”可能指的是一些琐碎的事物,而“白凤”则象征着纯洁和美好。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
“光接神愈骇,音来味不成”两句,可能是在描绘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但同时也感受到世间음乐的不足。"短歌甘自思,鸿藻弥难清"则是说诗人喜欢简短而深情的歌谣,却发现其中的意境和情感难以完全表达。
“东里方希润,西河敢窃明”中,“东里”和“西河”可能指的是不同的地方,而“方希润”和“敢窃明”则是说诗人在这些地方都能找到滋润心灵的美好。
“厚诬空见迫,丧德岂无诚”两句表达了对虚假之事的批评,以及对失去德行的遗憾。"端守宫闱地,寒烟朝暮平"则是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孤寂的景象。
“顾才无术浅,怀器识忧盈”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才能和学问感到不足,同时也对亲朋好友的离去感到惆怅。"月下对云阙,风前闻夜更"则是在描绘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忧愁的夜晚场景。
“昌年虽共偶,欢会此难并”两句中,“昌年”可能指的是美好的时光,而“欢会此难并”则是说诗人虽然与朋友有美好相聚的时刻,但这样的机会却难以并存。
最后,“为怜漳浦曲,沈痼有刘桢”两句中,“漳浦曲”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的风物,而“沈痼有刘桢”则是说诗人对于过去的记忆和对朋友的思念如同沉重的病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学问、仕途以及个人情感的复杂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