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送张阃使

将才君自有,儒术众谁如。

廷对诸生策,家传孺子书。

百蛮麾下出,两浙闽中居。

故事单醪在,流言二卵虚。

名应铜柱上,身是玉关馀。

拊髀方今日,君恩未可疏。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鉴赏

此诗《重送张阃使》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对张阃使的赞美与送别,展现了对英雄豪杰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忠诚与恩德的颂扬。

首联“将才君自有,儒术众谁如”,开篇即以高度评价,赞扬张阃使不仅具备卓越的军事才能,更拥有深厚的儒家学问,无人能及。这种全面而卓越的素质,使得张阃使成为众人之中的佼佼者。

颔联“廷对诸生策,家传孺子书”,进一步描绘了张阃使在朝廷上的风采和家庭传承的智慧。他参与朝廷策论,展现出非凡的才智;家中传承的孺子书,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延续,体现了其家族的深厚底蕴。

颈联“百蛮麾下出,两浙闽中居”,通过描述张阃使在边疆百蛮之地的指挥能力,以及在东南沿海的居住经历,展现了其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卓越功绩。这一联也暗示了张阃使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力。

尾联“故事单醪在,流言二卵虚”,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张阃使忠诚与清白的肯定。单醪代表忠诚,二卵则指流言蜚语,暗示了张阃使虽遭误解,但其忠诚与清白如同历史记载一般真实可信。

最后,“名应铜柱上,身是玉关馀”两句,以铜柱和玉关为喻,赞美张阃使的功勋与名声,仿佛他的名字已刻在历史的铜柱之上,他的身影留在了玉门关的历史记忆中。这不仅是对张阃使个人成就的极高赞誉,也是对其忠诚与英勇精神的永恒纪念。

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凝练,通过对张阃使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其作为将领的勇猛与智慧,作为儒者的学识与风范,以及其忠诚与高尚的人格魅力,是一首充满敬意与深情的送别之作。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夏日张茂才见枉林园(其一)

残书开积雨,高枕对重林。

非尔乘幽兴,无人惠好音。

分宁鸡黍薄,交自布衣深。

不改青松色,堪知白雪心。

诸生贫嗜酒,多病老抽簪。

何必论丘壑,金门总陆沈。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夏日张茂才见枉林园(其二)

当时河朔饮,未必胜陶家。

古井层阴合,虚亭落景斜。

敲棋来冻雨,散帙映明霞。

树啭双文鸟,盘浮五色瓜。

清谈开暑气,白发莹冰华。

更有忘忧草,能回隐士车。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荅潘仲子和赠张茂才见枉林园之作

似解沧洲趣,因传白雪声。

时才方上下,秋兴独纵横。

车马分交态,林园断世情。

名宁花萼重,句自薜萝清。

弱冠推高第,雄飞失后生。

二毛如老笔,三抱见连城。

业已深移疾,閒仍事耦耕。

有君堪倒屣,一为款柴荆。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夏日袭生过白泉精舍索赠

本自岩扉客,承家事耦耕。

中年归卒业,壮岁托论兵。

身觉儒流贵,心疑侠气轻。

垂成看一第,良久逊诸生。

狗曲群为诟,毛诗独著名。

贫终谙世味,老益见交情。

伏腊书相劳,寒温酒数行。

白泉钟乳色,黄鸟窃脂声。

彩电投壶出,疏星对局明。

即知河朔会,夙昔已纵横。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