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其一)丁亥岁暮即事

移家偏向秦淮畔,陋巷柴荆。纸帐疏棂。

轧轧鸣机隔院听。当时裙屐风流歇,几许飘零。

回首前尘,拄颊钟山两鬓星。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晚清时期的生活情景。"移家偏向秦淮畔",暗示了他选择了一个靠近繁华秦淮河畔的地方居住,尽管环境简陋,只有陋巷和柴荆。"纸帐疏棂",则展现出生活的朴素,纸制的窗户透出简朴的生活气息。

"轧轧鸣机隔院听",通过纺织机的声音,传达出邻里间的生活节奏,也暗含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手工业可能正在逐渐衰退。接下来的"当时裙屐风流歇",暗示昔日的繁华与文人士大夫的风雅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生活的艰辛。

"几许飘零",直接表达了作者自身的漂泊感和命运的无常。最后,"回首前尘,拄颊钟山两鬓星",通过回首往事和自己两鬓斑白的形象,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寄寓了对未来的无奈和对钟山(南京的别称)的深深眷恋。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末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沉浮,情感深沉,富有历史感。

收录诗词(163)

陈方恪(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采桑子(其二)丁亥岁暮即事

天涯岁晚催归急,豚砦鸡栖。尽室同携。

烟水家风老布衣。寒宵拥絮愁无那,灯影迷离。

梦影依稀。迢递霜钲月向低。

形式:

采桑子(其三)丁亥岁暮即事

雪晴门巷妨车毂,澹日空墙。缺月幽坊。

人海孤踪祗自伤。卅年竹马嬉游地,屈指韶光。

几阅兴亡。燕子归来话短长。

形式:

采桑子(其四)丁亥岁暮即事

冲寒八口携家去,矮屋青毡。铛捲同椽。

朝日房栊晒水仙。天教还我长干住,江令祠前。

朱雀桥边。清恨南朝有替传。

形式:

少年游.庚寅十二月廿八日立春作

疏疏银雪霰林塘。云影逗微阳。

盼到春来,偏愁春到,何计遣韶光。

早梅犹自亚闲房。寒减旧衣香。

不似春酲,非缘薄病,无处著思量。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