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八首(其三)

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

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细腰。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押[萧]韵

翻译

苏小门前有千万条垂柳,柳丝如金线般轻柔地拂过小桥。
黄莺默默无声,随着东风吹起,深红色的大门紧闭,陪伴着纤细的柳枝。

注释

毵毵:形容柳絮或柳叶纷披的样子,这里指柳丝密而长。
金线:比喻柳丝在阳光下闪亮,像金色的线。
平桥:普通的桥梁,没有特别的装饰或起伏。
东风:春季的风,通常象征生机和温暖。
朱门:红漆大门,常用来形容富贵人家或豪门大院。
细腰:形容柳树的形态,也可象征女子的细腰。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早春景色的诗,通过对苏小门前柳树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独特的情怀。"毵毵金线拂平桥"一句,不仅形象地表达了柳丝轻柔而又密集,更通过“金线”来形容柳条的颜色,既有物质的光泽,也寓意着春天的温暖和生机。

“黄莺不语东风起”,则是诗人借助自然景象传达内心的情感。黄莺,即黄鹂,是一种鸟,常用来比喻春天的到来。但这里它“不语”,意味着即便是春意盎然,也掩饰不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沉思。而“东风起”则是春天常见的景象,它既带来了生机,也可能唤醒了诗人的某种情绪。

最后,“深闭朱门伴细腰”,则明显地转向了对私人生活的描写。“深闭朱门”表达了一种幽居自守的情怀,而“伴细腰”则隐晦地指代着与所爱之人的相处,既有温馨,也不免带有一丝孤独和内心的复杂情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私人生活的点滴展现,构建了一幅生动的早春图画,同时也折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杨柳八首(其四)

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春愁。

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阑干半入楼。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押[尤]韵

杨柳八首(其五)

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春草绿萋萋。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押[齐]韵

杨柳八首(其六)

两两黄鹂色似金,袅枝啼露动芳音。

春来幸自长如线,可惜牵缠荡子心。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押[侵]韵

杨柳八首(其七)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