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抱琴日行野,绮囊不一解。
只恐荷蒉人,亦是知音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怀抱琴瑟,游历山野的隐士形象。他每日行走于自然之间,不为世俗所累,随身携带的绮囊似乎也未解开过,这或许象征着他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诗中“只恐荷蒉人,亦是知音者”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典故,荷蒉人指的是隐居的贤士,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即使对方身份平凡,也可能理解他的心境和追求。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共鸣的生活态度,充满了隐逸之风和哲理意味。
不详
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博望使遐方,归来岁月长。
仙槎如可驭,何不报刘郎。
故人不相见,三度梅花春。
梅花最清白,写寄见情亲。
庾岭梅花国,盈盈天下白。
君从岭上过,借问曾相识。
高台舞长剑,埽尽万山尘。
不似鸿门宴,空怀猜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