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黄鲁德的《乱后经瓶山》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战乱过后瓶山的荒凉景象。首句“东西十里一廛无”直接点明了战乱导致的破坏,昔日繁华之地如今十室九空,一片荒凉。接着“三五行人只露居”进一步描述了人烟稀少的凄凉情景,即便是零星的行人也只能露宿野外,可见战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之深。
最后两句“惟有瓶山银杏树,至今犹发斧斤馀”,诗人将视线转向自然,指出在如此荒芜的环境中,唯有那历经斧斤砍伐的银杏树依然挺立,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与坚韧。这不仅是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也是对战乱中人类生存状态的一种隐喻,暗示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生命的力量也难以被彻底摧毁。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战乱后的荒凉与生机,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以及对生命力顽强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