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猝水庭除满,莓苔漾若萍。
更看篱畔竹,郁郁入帘青。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午后突然暴雨之后,庭院中积水与莓苔倒映如浮萍的景象,以及篱笆旁郁郁葱葱的竹子透过帘幕的青翠之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庭院的静谧与生机,通过“满”、“漾”、“郁郁”等词语,生动地刻画出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生命的力量。整体意境清新脱俗,富有诗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细腻情感的表达。
不详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雨沉斜径没,水退涨泥存。
一院洼坳处,纵横屐齿痕。
园林新霁后,一抹夕阳留。
无限青山色,都收竹外楼。
京华昔共鲤庭趋,廿载交真谊李、卢。
时誉足当真绣虎,父书能读即家驹。
多文莫道身非富,大智由来貌若愚。
未稔伯伦卮酒兴,沉酣得似往年无。
抚琴馀兴事吟笺,岁序消磨邺架边。
海外求书如访友,梦中得句若逢仙。
举杯肯让青莲醉,拜石还如大米颠。
閒里更寻消遣法,笑拈偈语学参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