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閤使见问奚国山水何如江乡以诗答之

奚疆山水比东吴,物色虽同土俗殊。

万壑千岩南地有,扁舟短棹此间无。

因嗟好景当边塞,却动归心忆具区。

终待使还酬雅志,左符重乞守江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这里的山水比起东吴还要秀美,虽然景色相同但风俗各异。
南方多山峦沟壑,千岩万壑在这里随处可见,而小船短桨的景象却见不到。
面对这美好的景色,我却感叹身处边塞,勾起了对故乡具区的思念。
等到出使归来,我希望能实现我的高尚志向,再次请求担任江湖边郡的守官。

注释

奚疆:指某个地方。
山水:自然景观。
东吴: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
物色:景色。
土俗:当地的风俗习惯。
万壑:众多山谷。
千岩:无数的岩石。
南地:南方地区。
扁舟:小船。
短棹:短桨。
好景:美丽的景色。
边塞:边境地区。
具区:古地名,今江苏苏州附近。
使还:出使归来。
雅志:高尚的理想或志向。
左符:古代官印的一种。
守江湖:在江河湖海之地担任守官。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苏颂对奚国山水的独特感受,与江南故乡的对比。他首先指出奚疆的山水虽然景色相似于东吴(古代江南地区),但地方风俗却大相径庭。接着,诗人强调了南地特有的“万壑千岩”景观,而这样的景象在扁舟短棹的江南水乡则较为罕见。他感叹眼前的美好风光竟然位于边塞之地,这触发了他对家乡具区湖畔的深深怀念。

诗人表达了自己期待出使归来后,能够实现自己的雅志,再次请求担任江湖守卫的工作。整首诗通过山水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两地风土人情的感慨以及个人理想的追求。

收录诗词(624)

苏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吏部顿郎中起陆尚书佃与同年因迎哲宗神主集班西苑追思昔预闻喜逮今三十一年再至感旧赓唱长言远垂寄示老病读之不觉感叹强次前韵以答嘉贶

集英亲策际天人,曾见诸贤解褐巾。

荐棘校文钦藻思,华林颁宴接车尘。

年光世故推移久,士论朝咨宠遇新。

老病忽纡怀旧作,长吟犹忆曲江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早行新馆道中

经旬霜雪倦晨征,重到胡疆百感生。

日上东扶千嶂影,风来空谷万号声。

人心自觉悲殊土,物色偏能动旅情。

况是天恩怀景俗,不妨游览趁严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行奚山

奚山缭绕百重深,握节何妨马上吟。

当路牛羊眠荐草,避人鸟鹊噪寒林。

羸肌已怯旃裘重,衰鬓宁禁霜雪侵。

独爱潺湲溪涧水,无人知此有清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刁景纯学士将至郡见寄

偃伏声名三十年,当时伦辈有谁前。

曾随贡籍逢标鉴,更向词林接俊躔。

上馆久违牵梦寐,归舟将至想神仙。

襟怀旷达应如旧,迟对清尊一问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