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呈徐仲车

诸葛见益州,释耒答三顾。

川流恨未平,武功原上路。

杜微对诸葛,舆致但求去。

倾心倚经纶,坐上漫书疏。

白鸥渺蒹葭,霜鹘在指呼。

借问诸葛公,如何迎主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咏史呈徐仲车》,通过对诸葛亮出仕前后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辅佐刘备的忠诚和期待。首句“诸葛见益州,释耒答三顾”以诸葛亮接受刘备三次邀请的历史典故开篇,暗示了诸葛亮对于国家大事的深深责任感。接下来,“川流恨未平,武功原上路”表达了诸葛亮对于尚未平定的局势的忧虑,以及他即将踏上征程的决心。

“杜微对诸葛,舆致但求去”描绘了诸葛亮与杜微(可能是友人或属下)的对话,表现出诸葛亮一心一意想要离开田园,投身于辅佐刘备的事业中。“倾心倚经纶,坐上漫书疏”进一步强调了诸葛亮凭借自己的才智和策略,为实现理想而忙碌地书写计划。

“白鸥渺蒹葭,霜鹘在指呼”通过自然景象,寓言诸葛亮的志向高远,如同白鸥翱翔在芦苇丛中,霜鹘展翅,象征着他的决心和行动力。“借问诸葛公,如何迎主簿”最后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诸葛亮如何迎接重要助手的期待,也暗含了对徐仲车可能成为诸葛亮得力助手的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咏史的形式,赞扬了诸葛亮的忠诚和才智,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人才选拔和国家兴衰的关注。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咏伯时画冯奉世所获大宛象龙图

上党良家子,挽强如屈肘。

三十学春秋,岂为莎车首。

谁言冯光禄,不如甘延寿。

虽无千户封,乃得六龙友。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咏李伯时摹韩干三马次子由韵简伯时兼寄李德素

太史琐窗云雨垂,试开三马拂蛛丝。

李侯写影韩干墨,自有笔如沙画锥。

绝尘超日精爽紧,若失其一望路驰。

马官不语臂指挥,乃知仗下非新羁。

吾尝览观在坰马,驽骀成列无权奇。

缅怀胡沙英妙质,一雄可将千万雌。

决非皂枥所成就,天骥生驹人得之。

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价五羖皮。

李侯画隐百僚底,初不自期人误知。

戏弄丹青聊卒岁,身如阅世老禅师。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咏清水岩呈郭明叔

尝闻清水岩,空洞极明好。

虎狼迁部曲,钟鼓天击考。

云生卧龙石,水入炼丹灶。

有意携管弦,山祇应洒扫。

形式: 古风

奉同子瞻韵寄定国

风云开古镜,淮海熨冰纨。

王孙醉短舞,罗袜步微澜。

老骥心虽在,白鸥盟已寒。

斯人气金玉,视世一鼠肝。

南归脱虫蛊,入对随孔鸾。

忽以口语去,鼓船下惊湍。

收身薄冰释,置枕泰山安。

后土花药丽,海门天水宽。

伐木思我友,知人良独难。

遥怜须鬓绿,犹复耐悲欢。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