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祢衡

埋冤地下恨难消,鹦鹉洲前怅望遥!

天下滔滔谁气节?诸公衮衮尽么么!

当时诸子阴相妒,从古才人病在骄。

大小儿曹终见杀,愧君清白树风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吊祢衡》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祢衡的追悼,表达了对忠诚与气节的颂扬,以及对时局的深刻反思。

首联“埋冤地下恨难消,鹦鹉洲前怅望遥!”以祢衡被曹操陷害致死的悲剧为背景,表达了对祢衡冤屈之死的深切同情和对历史不公的感慨。鹦鹉洲作为祢衡生前活动之地,成为诗人寄托哀思的象征,通过“怅望遥”三字,展现了诗人对祢衡的怀念之情。

颔联“天下滔滔谁气节?诸公衮衮尽么么!”将矛头指向了当时社会的风气,批评了那些在乱世中随波逐流、缺乏原则的“诸公”,反衬出祢衡坚守气节的高尚品质。这里,“滔滔”形容世道混乱,“么么”则讽刺了那些没有骨气的人,形成鲜明对比。

颈联“当时诸子阴相妒,从古才人病在骄。”揭示了祢衡遭人嫉妒的原因,同时也指出了历史上许多才华横溢之人往往因骄傲自大而招致不幸。这一联既是对祢衡个人命运的解读,也反映了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洞察。

尾联“大小儿曹终见杀,愧君清白树风标!”总结了祢衡的命运,虽然最终被杀害,但其清白的品格和高尚的风范却永垂不朽。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祢衡的敬仰之情,并以“愧君”二字自责,暗示自己未能达到祢衡那样的境界,充满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自我反省。

整首诗通过吊唁祢衡,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更蕴含了对社会风气的批判、对个人品德的思考,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098)

许南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重阳前一日吴园分韵小集(其一)

小楼耸出古城闉,中有栖迟一散人。

閒日且还文字债,深秋尚滞去来身。

十年旧雨如萍聚,两鬓飞霜对菊新。

预约明朝高会处,老夫先脱惠文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重阳前一日吴园分韵小集(其二)

偶逢佳节联诗会,节未来时兴转新。

作客他乡唯独我,逢时觅句有同人。

深秋已想开兰棹,胜友犹留落葛巾。

老去可能身健在,明年明日去来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重阳雨(其一)

孟嘉戴帽龙山落,王勃扬帆滕阁迷。

本是有风今有雨,刘郎亦骇不能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重阳雨(其二)

静听檐前铁马嘶,凉风过处雨凄凄。

同人已负登高约,屐齿篱东印菊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