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百首(其四十八)

扶过断桥水,伴归明月村。

只知途路远,不觉又黄昏。

形式: 偈颂 押[元]韵

翻译

我曾搀扶着走过那断桥边的流水
陪伴着明亮的月光回到山村

注释

断桥:形容桥损坏或中断,可能是指一座破旧或废弃的桥。
明月村:指在明亮月光下的村庄,可能象征着宁静和故乡。
途路:道路,旅程。
黄昏:一天中傍晚时分,暗示时间的流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乡村晚归图景。"扶过断桥水",诗人以轻柔的动作描绘了走过那座残破的桥梁,桥下流水潺潺,似乎在低语着岁月的痕迹。"伴归明月村",明亮的月光洒在回家的路上,为诗人提供了唯一的照明,也增添了旅途的诗意。

"只知途路远",表达了诗人专注于行程,对路程的遥远浑然不觉,全身心投入在归家的渴望中。然而,"不觉又黄昏"一句,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当诗人意识到天色已近傍晚,不禁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和归心似箭的心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日常细节展现了旅途中的孤寂与坚韧,以及对家乡温暖的向往。释智愚作为宋代的禅僧,他的诗歌往往富有禅意,此诗也不例外,寓含了人生的行旅与归宿的哲理。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一百首(其四十四)

不设陷阱,不挥雪刃。一箭穿杨,神目不瞬。

翻思昔日李将军,射虎之机犹是钝。

形式: 偈颂

颂古一百首(其四十三)

贝叶持来晓者疏,自称灵验世无如。

依然还我唐人译,始有人知是梵书。

形式: 偈颂 押[鱼]韵

颂古一百首(其三十四)

担板汉,没拘束。饿死首阳山,誓不食周粟。

形式: 偈颂 押[沃]韵

颂古一百首(其二十三)

抛来撒去互施呈,地狱门前鬼眼睛。

觑破髑髅肝胆外,摩醯顶上复重明。

形式: 偈颂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