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戴梓在七十大寿时所作的其中一首,名为《七十自寿十首(其六)》。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界的独特见解。
首句“自古神仙不可期”,诗人以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为喻,感叹人间难以达到神仙般超脱尘世的境界。接着“谩劳引导问方师”一句,表达了对寻求人生真谛的困惑与无奈,似乎在说即使请教了所谓的方士或导师,也无法找到真正的答案。
“悲深青海穷呼酒,泪洒黄龙饿赋诗。”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面对人生的艰难困苦时,借酒浇愁、以诗抒情的情景。青海、黄龙在这里可能象征着人生的苦难与挑战,而“呼酒”、“赋诗”则是诗人排遣忧愁的方式。
“矍铄向人舒啸傲,昂苍入世任妍媸。”这两句展现了诗人的坚韧不拔和豁达态度。他面对世间的美好与丑恶,依然保持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不被外界影响,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风骨。
最后,“闻鸡起傍霜庭望,无尽浮云无尽思。”诗人清晨听到鸡鸣便起床,站在霜覆盖的庭院中远眺,心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无限思考。这里的“浮云”可能象征着世事的变幻莫测,而“无尽思”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邃思考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在逆境中保持独立人格和乐观态度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