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却在欢场中找到了一丝慰藉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热闹与寂静交织的氛围。"芙蓉画舫白门桥"一句,以“芙蓉”和“画舫”营造出一种华美而略带忧伤的景象,白门桥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历史的沉淀感。
"瑶筝月暗声难断,绛烛风多泪易消",将音乐与情感巧妙结合,月色朦胧中瑶筝的旋律难以割舍,而红烛在风中摇曳,似乎映照出了诗人内心的哀愁。"歌送鹧鸪颦柳叶,梦依翡翠宿兰苕",通过歌声与梦境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鹧鸪啼鸣,柳叶轻蹙,梦中依稀可见翡翠般的翠鸟栖息于兰花之上,这些意象充满了诗意与遐想。
最后,“三年鱼腹相思字,寄与秦淮雪后潮”,将相思之情浓缩为“三年鱼腹”,形象地表达了长久的思念与等待,而“寄与秦淮雪后潮”则暗示着诗人将这份深情寄托给了远方的秦淮河,期待着如同雪后潮水般,能够带来一丝慰藉与希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情感细腻入微的捕捉与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