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雪萧太傅几罹祸,讼石中书又纳忠。
岂可朝无宗室老,不知家有国师公。
这是一首充满了政治隐喻和个人情感的诗句,出自北宋时期诗人刘克庄之手。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寄寓了诗人的某种心境或是对现实政治的批判。
"雪萧太傅几罹祸" 这一句中的“雪”和“罹”都有清洁、纯净之意。雪代表着纯洁无瑕,而“罹”则是一种古代用来洗涤罪孽的刑罚工具。在这里,“雪萧太傅几罹祸”,可以理解为诗人对某位高官(太傅)的清廉品质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像雪一样纯洁,即使在多次的考验和磨难中,也能保持自己的清白。
"讼石中书又纳忠" 这句话中的“讼”字有争论、辩解之意,而“石中书”则是指古代的一种刻石记事的方式,象征着不易磨灭的历史记录和真相。而“纳忠”则意味着把忠诚纳入其中。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某个事件或人物坚守忠诚,不畏强权,敢于争辩,以正视听的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话 "岂可朝无宗室老,不知家有国师公" 则是通过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某种现象的不满和批判。在这里,“岂可”意味着“难道可以”,而“朝无宗室老”则是在说朝廷中缺乏德高望重的长者。“不知家有国师公”则是在反问,为何人们不知道自己家中竟然有像国师(国之教师)一样的人物。这里的“国师公”很可能是对某位德高望重、在朝廷中拥有极高威望者的尊称。
总体来看,这几句诗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政治环境中的不满和批判,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那些能够保持忠诚和纯洁品质的人物的赞赏之情。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元老墟墓中得贬,诸贤烟瘴里招魂。
无尽自誇佛口眼,子厚先拚鬼骨臀。
宁草两都卿云赋,不作六朝徐庾诗。
剩馥沾李翱张籍,残锦分江淹丘迟。
造物将如此老何,悬车以后稿犹多。
晋刘伶醉戏为颂,楚接舆狂偶作歌。
燕燕莺莺喻,工于状妇容。
不如洛神赋,比拟作惊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