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其二)

霜气饱黄花,霞光醉白鸟。

山高秋复高,秋逐烟与草。

物性相因缘,谁能割昏晓。

我心同孤月,淡荡寄天表。

不夜魄常圆,无云风自扫。

秋色本自如,何劳费幽讨。

世人贵耳目,漫羡素娥皎。

蹑梯上广寒,不识门前道。

惆怅月中人,银丸弄空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贺贻孙的《秋怀(其二)》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霜气饱黄花,霞光醉白鸟”以生动的意象展示了秋日清晨霜降,菊花饱满,霞光照耀下白鸟沉醉的景象,富有画面感。接着,“山高秋复高,秋逐烟与草”进一步渲染了秋意渐浓,连山峦也仿佛随着季节增高,秋色随烟雾和草木扩散。

诗人感慨“物性相因缘,谁能割昏晓”,自然万物的变化相互依存,昼夜更替是无法割裂的。他以“我心同孤月,淡荡寄天表”表达自己心境如孤月般清澈,超脱于世俗,寄情于广阔的天空。后两句“不夜魄常圆,无云风自扫”寓意着内心的宁静,即使在夜晚也能保持清明,风儿自然会驱散云雾。

诗人批评世人过于追求感官享受,忽视了自然的本真美,如“世人贵耳目,漫羡素娥皎”。他以“踏梯上广寒,不识门前道”暗讽那些追求虚幻的人,不知现实生活的真谛。最后,诗人以“惆怅月中人,银丸弄空藻”收束,表达了对月宫中孤独嫦娥的同情,同时也寓言了自己的孤独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景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收录诗词(4)

贺贻孙(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寓栗坪茅屋

结茅天半渺无涯,静夜空山绝物华。

梦里风声翻纸帐,雨边萤影落镫花。

青精味易和粗饭,绿柏香难斗苦茶。

独喜埋名今渐久,无人问字到山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王安又招同施次仲周鹤田诸君游响山兼访杓司不值

探山只数里,倚棹变阴晴。

草树依城转,凫鸥傍水轻。

松风生夜色,人语杂溪声。

隐者不可见,空余钓石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步自杏花村遵湖堤过钟楼至上蓝寺同王尊素程鸣玉访坚忍拙生二开士不值归路得诗

古寺闲寻得,篱疏竹数竿。

僧偏渡江早,客正入山难。

土锉烟初断,香台影自寒。

皈依何日是,愁思又无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书怀

客居偷岁月,户外听寒砧。

看竹身无力,寻僧雨又深。

十年双白发,万事一孤琴。

此意如何语,松溪夜夜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