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简如晦

龙溪毓秀自平阳,千载诗葩分外香。

锦里笃生天下士,玉堂曾看甲科郎。

龙溪季子代无乏,鹗荐明年定破荒。

桂树黄堂秋色里,何妨演习鹿鸣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龙溪孕育了秀美的才子,自古以来平阳之地尤为芬芳。
在锦绣之地诞生了众多才子,玉堂之内曾有甲科状元的风采。
龙溪的杰出人才层出不穷,明年有望打破沉寂。
在黄堂桂树的秋意中,不妨演练歌颂贤才的篇章。

注释

龙溪:指龙溪这个地方,可能是一个地名,寓意人才辈出。
毓秀:孕育秀美的人才或事物。
平阳:古代地名,这里泛指历史悠久的地方。
诗葩:比喻杰出的诗才。
锦里:形容繁华富丽之地,也可指人才荟萃之处。
笃生:诞生,出现。
天下士:指杰出的人才。
玉堂:古代官署名,常用来比喻显赫的地位或学问渊博之地。
甲科郎:科举考试中的优秀者,尤其是状元。
季子:古代对次子的尊称,这里可能指有才华的后辈。
乏:缺乏,这里指没有断绝。
鹗荐:比喻选拔人才,如鹰之荐食,选拔贤能。
破荒:开拓,开创新的局面。
黄堂:古代官署名,这里指显赫的府第或学府。
秋色:秋天的景色,也寓含丰收和成熟之意。
鹿鸣章:出自《诗经》,原指鹿群欢鸣,后引申为宴请贤士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故乡龙溪的怀念之情。开篇即点明“龙溪毓秀自平阳”,通过“千载诗葩分外香”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文化底蕴深厚的赞赏,这里的“诗葩”指的是文学艺术的积淀,暗示诗人对故土的骄傲。接着,“锦里笃生天下士,玉堂曾看甲科郎”则展示了龙溪培育出众多才子佳人的荣誉,通过“锦里”和“玉堂”的高贵场所,强调这些人物的卓越与尊贵。

诗人进一步抒情,“龙溪季子代无乏”,表明龙溪家族中人才辈出,未曾间断。紧接着,“鹗荐明年定破荒”则展现了对未来美好希望的一种期待,这里的“鹗荐”可能是指鹗鸟的吉兆,而“破荒”则象征着开创与发展。

最后,“桂树黄堂秋色里,何妨演习鹿鸣章”,诗人在桂花飘香的黄堂中,提倡继续进行学问和文化的传承。这里的“鹿鸣”出自《论语》,指的是孔子与弟子的学习讨论场景,“何妨”则表达了一种无忧无虑、乐在其中的情态。

整首诗通过对家乡文化遗产的赞美和未来希望的展望,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理想。

收录诗词(288)

许月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仲春初五日报谒

玉磬蒲团出定音,谒酬与世费浮沉。

径松参汉周官肃,坞竹藏云商易深。

暮色溪山皆有道,春风花草本无心。

年来年去头成白,斗酒楼前明月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再和题黄免耕吟藁(其一)

免耕遗藁九京幽,宿诺吾方负仲由。

宿诺斜阳悲宿草,沉思一旦落沉浮。

池生春草虚堂梦,枫落吴江何处舟。

有子九京如不死,一轮明月墓山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再和题黄免耕吟藁(其二)

优游一辟难赞经,仲舒师友尽时名。

已登乡国一经荐,未究天人三策情。

文定浚源虽莹彻,牧堂奕叶必敷荣。

紫阳风水深留意,磨石佳城后世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献岁

献岁欢声沸,清晨寒气侵。

四时春是首,三日雨为霖。

绿展垂杨眼,青呈芳草心。

日晴仍夜雨,击壤费讴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