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起

烂熳朝眠后,频伸晚起时。

煖炉生火早,寒镜裹头迟。

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

慵馋还自哂,快活亦谁知。

酒性温无毒,琴声淡不悲。

荣公三乐外,仍弄小男儿。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烂漫的春眠之后,频繁地在早晨伸懒腰,晚起的时候。
暖炉早早生了火,因天气寒冷,梳理头发的动作也显得缓慢。
雪水融化煎煮香茗,搅拌酥油煮稠粥。
慵懒贪吃自我嘲笑,快乐谁知道呢。
酒性温和无害,琴声平淡却不悲伤。
除了荣公的三大乐事,还有逗弄小男孩的乐趣。

注释

烂熳:形容花开得繁盛,这里引申为春日的慵懒。
频伸:不断地伸懒腰,表示懒散。
煖炉:取暖的炉子。
裹头:古代男子束发,这里指梳理头发。
香茗:香茶。
乳糜:一种稠厚的粥,用酥油和米煮成。
慵馋:懒散且贪吃。
哂:嘲笑。
快活:快乐。
酒性温无毒:酒性平和,没有毒性。
琴声淡不悲:琴声平淡而没有悲伤的情绪。
荣公三乐:典故,荣启期自称有三乐:一是天生为人,二是生逢太平之世,三是有儿子。
仍弄小男儿:仍然喜欢与小男孩玩耍,这里表达诗人的生活乐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逸的冬日生活图景。诗人白居易通过对早晨懒觉、晚起、取暖、饮食等日常琐事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其中,“烂熳朝眠后,频伸晚起时”表达了诗人不愿早起的懒惰心情;“煖炉生火早,寒镜裹头迟”则写出了取暖和梳洗的场景,体现出冬日生活的温馨与舒适;“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描绘了诗人享受美食的乐趣,这里的“香茗”、“乳糜”都是冬季的暖心食品,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享受。

诗中还透露出诗人的性格特点,如“慵馋还自哂,快活亦谁知”表明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满足与愉悦,以及不为外界所扰乱的心境。接下来的“酒性温无毒,琴声淡不悲”则展示了诗人对酒和音乐的喜爱,这里的“温无毒”暗指酒精可以驱寒解乏,而不会带来伤害;“淡不悲”则表达了诗人通过琴声获得的心灵慰藉。

最后,“荣公三乐外,仍弄小男儿”显示了诗人的生活之外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和家庭乐趣。这里的“荣公三乐”通常指的是清静、自得、无为的生活理想,而“仍弄小男儿”则是诗人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还保持着对艺术和生活的探索与热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冬日里的安逸生活,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个性和他对生活的态度。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雪中即事荅微之

连夜江云黄惨澹,平明山雪白模糊。

银河沙涨三千里,梅岭花排一万株。

北市风生飘散面,东楼日出照凝酥。

谁家高士关门户,何处行人失道途?

舞鹤庭前毛稍定,捣衣砧上练新铺。

戏团稚女呵红手,愁坐衰翁对白须。

压瘴一州除疾苦,呈丰万井尽欢娱。

润含玉德怀君子,寒助霜威忆大夫。

莫道烟波一水隔,何妨气候两乡殊。

越中地暖多成雨,还有瑶台琼树无。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喜老自嘲

面黑头雪白,自嫌还自怜。

毛龟蓍下老,蝙蝠鼠中仙。

名籍同逋客,衣装类古贤。

裘轻被白氎,靴暖蹋乌毡。

周易休开卦,陶琴不上弦。

任从人弃掷,自与我周旋。

铁马因疲退,铅刀以钝全。

行开第八秩,可谓尽天年。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喜闲

萧洒伊嵩下,优游黄绮间。

未曾一日闷,已得六年闲。

鱼鸟为徒侣,烟霞是往还。

伴僧禅闭目,迎客笑开颜。

兴发宵游寺,慵时昼掩关。

夜来风月好,悔不宿香山。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喜陈兄至

黄鸟啼欲歇,青梅结半成。

坐怜春物尽,起入东园行。

携觞懒独酌,忽闻叩门声。

闲人犹喜至,何况是陈兄。

从容尽日语,稠叠长年情。

勿轻一盏酒,可以话平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