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自石壁作

湖上风雨回,扁舟返茅屋。

白云忽无色,青山空在目。

回眺匹练明,飞流洒空谷。

宛若匡庐岑,楚艇隔江澳。

惆怅幽鸟啼,犹疑石潭宿。

高树转长河,芳草暗平陆。

时维季夏暮,村村稻苗绿。

愧彼农者劳,缅怀高人躅。

青精暮可饭,新篘早堪熟。

何事从人间,怍颜小山木。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归家途中所见之景,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首句“湖上风雨回,扁舟返茅屋”描绘了诗人乘着小船,穿越风雨,返回简朴的茅屋,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白云忽无色,青山空在目”两句,以白云的消散和青山的静默,衬托出诗人内心的空灵与淡泊。

“回眺匹练明,飞流洒空谷”描绘了诗人回望时所见的明亮水流与飞溅的瀑布,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生机。接下来,“宛若匡庐岑,楚艇隔江澳”则将眼前的景象与著名的庐山相联系,通过对比,突出了眼前景色的独特与迷人。

“惆怅幽鸟啼,犹疑石潭宿”两句,通过幽鸟的啼叫和对石潭的联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怀念,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伤。随后,“高树转长河,芳草暗平陆”描绘了树木环绕、河流蜿蜒、芳草覆盖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

“时维季夏暮,村村稻苗绿”点明了季节与地点,绿油油的稻田预示着丰收的希望。最后,“愧彼农者劳,缅怀高人躅”表达了诗人对辛勤劳动者的敬意和对高尚人格的向往。“青精暮可饭,新篘早堪熟”则是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食的期待。“何事从人间,怍颜小山木”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逃避,以及对自然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的赞美、对劳动者的敬重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追求,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35)

丰越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孙兴公天台赋

灵山何纡郁,窈窕匿千岭。

瀑流白云响,霞标赤城影。

丰茸阳林丽,蒙密樛枝整。

石梁跨危壑,萝龛閟幽境。

奇篁迹始昧,逆流算方永。

神真一仿佛,顾步蹑飞景。

止观荡遗尘,象外发深省。

遣有已沦动,从空岂为静。

同体兀自然,千秋默心领。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邻人有哭死者其声甚哀感而为赋

朝出北郭门,旷望北邙里。

白杨何萧萧,悲风鸣野水。

荒径饶蒺藜,狐狸窜其垒。

遥听振铎歌,旁瞻匍匐子。

素车及丹旐,累累冢相似。

汉骑投秋藓,秦马悲寒枳。

不辨贤与愚,安知誉复毁。

来者胡纷纷,同尽丘山阯。

一谢春阳徂,永闭幽宫止。

借问平生亲,持杯昨谁是。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春晓曲

明星烂烂漏迟迟,天汉无声夜景移。

江流东注璧月西,五岳如指青参差。

晓光曈昽海气低,新莺啼上千秋枝。

繁花凝露晓香湿,人间睡足春霏霏。

形式: 古风

寒夜谣

北风吹天天雨霜,沈沈夜色生横塘。

揽衣忽听双雁翔,月白洲空寒夜长。

丁丁漏滴清川水,孤城倒影波瀰瀰。

一片南山翠自凝,万籁凄凉声不起。

独鹤长唳天风回,沧溟流光仅一杯。

仙山桂树纷户牖,侧身东望空徘徊。

空徘徊,萝叶舞。

长林无人幽径深,白石黏云月方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