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谪弟三一三峡晓征寄回韵

鸟道萦纡入剑门,谪居惟汝独怜恩。

锁天烟黑疑无地,隔树人言知有村。

听雨不生池草梦,看云应断故乡魂。

平安日问南归雁,三峡清秋依晓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山路曲折通向剑门关,被贬谪只有你给予我恩惠。
天空被烟雾笼罩仿佛无边无际,隔着树木能听到人的说话声知道有村庄在附近。
听着雨声做不了池塘草木的美梦,遥望云彩勾起了我对故乡的思念。
在平安的日子里询问南飞的大雁,秋天的三峡清晨还有猿猴的哀鸣。

注释

鸟道:险峻的鸟儿飞行之路。
萦纡:弯曲、蜿蜒。
剑门:剑门关,古代重要关隘。
谪居:被贬谪居住的地方。
怜恩:怜悯和恩惠。
锁天烟黑:烟雾弥漫,天空昏暗。
疑无地:看似无边无际。
隔树人言:隔着树丛听到的人声。
有村:有村庄存在。
听雨:聆听雨声。
池草梦:池塘草木的梦境。
故乡魂: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平安日:平安的日子。
南归雁:向南迁徙的大雁。
三峡:长江上的三个重要峡谷。
清秋:清冷的秋天。
依晓猿:清晨的猿猴叫声。

鉴赏

这首诗是张玉娘的《和谪弟三一三峡晓征寄回韵》,创作于元朝。张玉娘以其婉约流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晨行旅的景象,并融入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关切。

首句“鸟道萦纡入剑门”将读者带入一片幽深静谧之境。"谪居惟汝独怜恩"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留恋和对家人的牵挂。而后两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强化了这种情感——“锁天烟黑疑无地”、“隔树人言知有村”,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迷雾之中,但又能隐约听见远处的人语,增添了一丝温暖。

接下来的两句“听雨不生池草梦,看云应断故乡魂”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在这里,“听雨不生池草梦”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无常。而“看云应断故乡魂”则更深化了对故乡的思念,仿佛即将看到故乡,但终究又是幻觉。

最后两句“平安日问南归雁,三峡清秋依晓猿”,诗人通过提问和谜语般的比喻,表达了对于平安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三峡清秋依晓猿"则是对旅途中所见景象的描绘,既是外在的风光,也是内心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作者幽静、深邃而又不失温婉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32)

张玉娘(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一贞居士。南宋女词人。出身仕宦世家。自幼聪慧异常,工女红,好读书,过目成诵。擅诗词,时人以汉班昭比之。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与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

  • 字:若琼
  • 籍贯:处州松阳(今浙江松阳)
  • 生卒年:1250 ~1277

相关古诗词

咏史.马融

堂下青衿日就文,帐中丝竹遏行云。

岂应鲁壁遗经日,雅奏洋洋满耳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咏史.伏生

楚炬秦坑六籍埃,芳心争忍不同灰。

若非斯道终难坠,雪鬓应消异世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咏史.陈图南

避名高卧白云深,扶醉骑驴下碧岑。

一笑披袍惊堕处,遁时知有济时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咏史.绿珠

珠易佳人胜阿娇,香尘微步独怜腰。

危楼花落繁华尽,总付春风舞柳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