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其三)自和酬书院诸丈

梦觉闻鸡报。问岘边、晋家城郭,旧邦新造。

谁遣平明旌旆入,人说当年草草。

犹幸把、腥埃俱扫。

对越老苍方寸在,任酋渠、远度龙堆道。

还又过,一春了。少年意气轻三表。

到如今、名惭小范,功卑前召。

赖有把茅归去是,乘此抽身须早。

何苦受、天来烦恼。

报国丹忠虽未泯,奈长卿已病文渊老。

聊把酒,仰天笑。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贺新郎·其三》。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怀旧之情和个人抱负未酬之叹的诗作。

开篇“梦觉闻鸡报”直接将读者带入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梦境唤醒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留恋。接下来的“问岘边、晋家城郭,旧邦新造”则是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城池更替的感慨,表达了他对过去记忆的珍视。

中间部分“谁遣平明旌旆入,人说当年草草”一句,通过疑问的形式,抒发了对过往光辉岁月的怀念和不舍。紧接着,“犹幸把、腥埃俱扫”则表达出诗人对于历史尘埃的清扫与超越之意。

“对越老苍方寸在,任酋渠、远度龙堆道”一句,通过对远古先贤的仰望和追思,表明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自我定位。随后,“还又过,一春了”则是时间流逝的无情与个人生命历程的感慨。

“少年意气轻三表”一句,通过回忆青春时期的豪迈志向,反衬出现在的沉默与收敛。“到如今、名惭小范,功卑前召”则是诗人对自己未能完全实现昔日抱负的自责。

结尾部分“赖有把茅归去是,乘此抽身须早”表达了诗人的释然与超脱之情,而“何苦受、天来烦恼”则是对世事纷争的一种超脱态度。最后,“报国丹忠虽未泯,奈长卿已病文渊老”一句,通过对“丹忠”的追怀和自我年华已逝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对于国家与个人理想未能完全实现的遗憾。

全诗围绕着诗人的个体情感和历史记忆展开,以深沉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怀旧与自我超越的画卷。通过对过往与现实的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时代变迁、个人抱负与历史责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其一)送静斋堂召,和朔斋韵

岭蜀天涯路。忆前年、担簦西上,旌麾南去。

谁谓潇湘还解后,重对灯前笑语。

挺乔木、森森犹故。

梅外柳边官事了,记牢之、曾著元戎府。

聊访问,旧游处。酒边不用伤南浦。

为鄇亭、百年门户,正烦宗主。

见说君王方旰食,借箸哺应为吐。

这官职、二郎须做。

若见时贤询小阮,愿早携、袯襫耕春雨。

嗟矍铄,恐迟暮。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其二)再用韵助静斋之入告

日近长安路。喜骖鸾、带簪游戏,弓旌招去。

闻道汉朝帷幄里,要问娵隅蛮语。

嗟时事、尚兹多故。

办取忠谋宜入告,见石洪、曾在乌公府。

须细访,风寒处。左荆右岭中湘浦。

愿扶持、东南温厚,老天张主。

翘馆钦贤人共说,一饭每勤三吐。

公此去、好官须做。

从臾泾舟同共济,更绸缪、桑土先阴雨。

灭此虏,直朝暮。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其三)庚戌和薛制参赋雪韵

将谓霏微雨。恍朝来、虚檐生白,寒侵冒絮。

拟和盐花凌谢韫,巧思翻成金注。

谁寄我、雪车冰柱。

酿熟羊羔炉拥兽,羡画楼、金帐调宫羽。

人应共,回风舞。围场校猎淮云暮。

记当时、银杯缟带,网禽罝兔。

老去不禁鞍马力,独对愁吟似甫。

问一棹、剡溪何处。

愿与铁衣春解戍,把梁园、旧话供儿语。

孤梅外,梦魂度。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其一)巧夕雨,不饮,啜茶而散

可恨经年别。正安排、剖瓜植竹,拟酬佳节。

应为犁锄机杼懒,天遣阿香磨折。

翻一饷、廉纤凄切。

寂寞金针红线女,枉玉箫、吹断秦楼月。

清漏静,楚天阔。东皋且愿三农悦。

任从渠、鹊桥蛛网,一番虚设。

挽取天河聊为我,尽洗西风残热。

休懊恼、云生巫峡。

底用乞灵求太巧,看世人、弄巧多成拙。

姑止酒,命茶啜。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