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年的诗人郑孝胥所作的《偶作(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被贬至南方荒僻之地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内心深处的愤懑和对自由的渴望。首句"一落南荒忽至今"描绘了诗人长时间身处偏远之地的境况,"忽至今"传达出时光流逝之感。第二句"满腔幽恨独沈吟"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人诉说的哀愁。
接下来的"乱山围绕真何益"借乱山环绕的环境,象征困境和阻碍,诗人却认为这些并不能阻止他内心追求的决心,"真何益"表达了对环境无能为力的讽刺。最后一句"难阻龙江北去心"以龙江比喻自己的志向,即使身处逆境,也无法阻挡他对北方(可能指政治中心或故乡)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和对未来的执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郑孝胥在困厄中的不屈与坚韧,以及对理想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