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通过对黄鹤楼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对自然美景的赞叹。首联“黄鹤高楼迹已芜,谁传景象入斯图”以黄鹤楼的现状与画中景象形成对比,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颔联“仙人一去世莫识,黄鹤不来谁为呼”借仙人与黄鹤的传说,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黄鹤楼不再的遗憾。颈联“鄂渚春回湘树匝,洞庭云尽楚山孤”描绘了一幅春回大地、山水相依的美丽画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壮丽。尾联“题诗独羡崔夫子,对景思乡信不无”则表达了诗人对崔夫子(可能指唐代诗人崔颢)的羡慕之情,以及面对美景时的思乡之情,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过往文化的追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黄鹤楼的风貌,也蕴含了对历史、自然和人文情感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