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怀友》由清代诗人陶孚尹所作,通过“又见灵光劫后存”一句,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历经沧桑、物是人非的氛围。灵光,常指珍贵的事物或记忆,在这里象征着逝去的美好时光与友情。诗人在劫后重逢,却感叹于时光荏苒,物换星移,昔日的辉煌与美好仿佛仅存于记忆之中。
“金陀遗事共谁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怀旧的情绪。金陀,可能是指某种珍贵的物品或典籍,此处借以表达对过去共同经历的回忆和探讨。然而,面对这样的回忆,诗人却找不到与之分享的人,流露出一种孤独与失落感。
“年时记得同游处,衰柳西风白下门”,最后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回忆起与友人一同游玩的场景,那时的欢声笑语仿佛就在耳边回响。然而,如今的景象却是衰柳在西风中摇曳,白下门(可能指某地的门或入口)前一片萧瑟。这一对比,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变化,更寓意着人事的变迁和时光的无情流逝,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沉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友情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