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礼杨少卿韵题冯君山庄图(其一)

摩挲潘叟跨驴图,便拟移家向此居。

素富素贫随处乐,世间何地不嵩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翻译

抚摸着潘老先生骑驴的画作,就打算搬家到这里居住。
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乐趣,这世上哪里不是像嵩山那样的佳境呢?

注释

摩挲:抚摸,形容对画作的欣赏和喜爱。
潘叟:指代某位姓潘的老者,可能是一位画家或诗人。
跨驴图:描绘人骑驴的画作,可能象征着隐逸生活。
嵩庐:这里借指风景优美、适宜隐居的地方,如嵩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题目为《用大礼杨少卿韵题冯君山庄图(其一)》。不过,您提供的诗句“摩挲潘叟跨驴图,便拟移家向此居”并非出自这首诗,而是另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如果这是您想鉴赏的部分,我们可以单独分析。

这句诗描绘的是诗人抚摸着一幅潘叟骑驴的画作,被画面中的生活气息所吸引,甚至产生了想要搬家到这种宁静、朴素的环境中的念头。"摩挲"表达了诗人对画作的细致欣赏和情感投入,"潘叟跨驴"则象征着简朴而自得的生活方式。"素富素贫随处乐"意味着无论贫富,都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乐趣,体现出诗人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世间何地不嵩庐"进一步强调,这种快乐并不限于特定的地方,只要有像嵩山那样的宁静与高洁,何处不能成为理想的居所。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赞美田园生活,表达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诗。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用大礼杨少卿韵题冯君山庄图(其二)

入山佳趣已成无,何事犹驰门外车。

书里一丁总忧患,人间六甲有孤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用黄侍郎韵题宇文发运瑞萱亭(其二)

花开鄂鄂自相亲,枝叶根心一气春。

认得个中真血脉,孝慈天分匪由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用黄侍郎韵题宇文发运瑞萱亭(其一)

春风拍拍寿觞前,人有何忧树尔萱。

老眼未忘儿女爱,花随人意瑞家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再用韵(其二)

晓看红日上霜威,夜按苍龙运九畿。

独抱孤衷竟谁识,前山阴敛又扬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