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日言归未得归,白头才是入山时。
依前却趁逍遥出,惭愧山灵我不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回归自然的渴望,以及对现实束缚的无奈。首句“日日言归未得归”,道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回归自由生活的向往,但现实的羁绊使得这一愿望难以实现。次句“白头才是入山时”,则暗示了诗人认为真正的回归应该在年老之时,或许那时心灵与自然之间能够达到更为和谐的状态。然而,第三句“依前却趁逍遥出”,又透露出诗人即便暂时获得了自由,也很快被世俗所吸引,无法真正摆脱尘世的束缚。最后一句“惭愧山灵我不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完全融入自然、理解自然之深意的自我反省和歉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回归自然的追求,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与反思。
不详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谁谓长河不可通,只消送客一帆风。
故人别后情偏重,犹恐相逢是梦中。
任他白发不相饶,两颊春红醉里潮。
今日凤凰台上月,未知谁可共吹箫。
将军横槊面潮红,一举淮南埽地空。
堪笑楚人无伎俩,至今犹说马牛风。
绛帕蒙头读道书,孙郎见后肯容无。
休将侥倖乖名教,天上臞仙即是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