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拜鹃室助枉题沧桑红泪词,即用原韵奉题拜鹃词

手搴芳杜天南倚,奇情万般倾诉。

别调回肠,新声荡气,灯底沉吟酸楚。几番凝伫。

似水老琵琶,欲吞还吐。

同此伤心,分明弦外曲中绪。思量古,愁无数。

叹寥寥作者,算伊堪取。

春死鹃啼,秋深鬼唱,剩有骚魂少许。解人怕遇。

唤绝妙双鬟,画楼高处。度到樽前,哀音何太苦。

形式:

鉴赏

这首《齐天乐·拜鹃室助枉题沧桑红泪词》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高旭所作。诗人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深情而哀婉的画面。"手搴芳杜天南倚",开篇便展现出主人公在南国花丛中独自凭栏的场景,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奇情万般倾诉",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复杂情感,仿佛在向杜鹃鸟诉说自己的愁绪。接下来的"别调回肠,新声荡气",通过音乐的描绘,传达出旋律的悲凉和情绪的激荡,使人感受到深深的哀愁。

"灯底沉吟酸楚",夜晚的灯光下,诗人独自沉思,酸楚之情溢于言表。"几番凝伫",更是写出诗人多次长久地凝视远方,期待着远方的回应。"似水老琵琶,欲吞还吐",运用比喻,将心事比作琵琶声,时断时续,难以言尽。

"同此伤心,分明弦外曲中绪",诗人感叹自己与杜鹃鸟有着相同的伤心,那弦外之音似乎也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接着,诗人感慨历史长河中的孤独,"思量古,愁无数",表达对过去的追忆和无尽的愁绪。

"叹寥寥作者,算伊堪取",诗人自嘲为寥落之人,感叹自己是否能承受这无尽的哀愁。"春死鹃啼,秋深鬼唱",进一步渲染凄凉氛围,春天的杜鹃啼叫仿佛预示着死亡,秋天的鬼魂歌唱则增添了阴森之感。

最后,"剩有骚魂少许",诗人说自己只剩下了些许的诗意灵魂,"解人怕遇",暗示知音难觅。"唤绝妙双鬟,画楼高处",想象着在高楼上,那绝美的女子也无法理解这份深沉的哀伤。"度到樽前,哀音何太苦",酒杯前的哀歌,其苦涩令人难以承受。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和历史的深深感慨,以及对知音的渴望。

收录诗词(178)

高旭(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题聘妻张氏遗影

人天无据春无信。现出昙花影。伤心南浦月难圆。

半面何曾偏也算因缘。画师怕我痴情死。

故作无盐氏。今生何必再怜他。

待到他生颜色定如花。

形式:

蝶恋花

望断蘼芜无恙否。岁岁分飞,偏算鸳鸯偶。

愁到深时如中酒。无言独自凭阑久。

诉向痴情花落后。两两鸾心,两两同消受。

鬓样青山眉样柳。今年又是佳期负。

形式:

虞美人.题亚卢磨剑室词

冷蛩啼壁声凄楚。诉到沧桑苦。杜门休再傍危楼。

怕见西山薇蕨尽含羞。十年磨剑抛难得。

此意何人识。回肠荡气写瑶琴。

悄倚红梨几度费沉吟。

形式:

浪淘沙(其一)题君剑废雅

小雅思无邪。敢为君夸。沉吟无奈夕阳斜。

大好江山春去也,惆怅年华。天半暮云遮。

吹彻胡笳。便相见亦泪如麻。

而况此生能几见,长此天涯。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