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十日九风雨,深秋独闭门。
积阴须自散,倚杖望朝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深秋时节,连续十日风雨交加,生活孤寂,只能独自闭门。他明白阴霾终将自我消散,倚杖而立,期待着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朝暾)带来希望和生机。诗人以自然景象寄寓内心坚韧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在困境中的积极人生态度。
不详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为客家千里,思归月满楼。
木犀开欲尽,病里过中秋。
门系青骢马,多应问病人。
小官好疏散,莫讶懒衣巾。
病形如瘦鹤,照影向清池。
自有冲霄志,游鱼莫见疑。
风叶高下落,秋砧远近闻。
天涯多病客,倚杖看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