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洞玄上人(其三)

临流照影影依稀,大士当头彻悟机。

要识前身双树下,与谁朝出夜深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描绘临水自照的场景,隐喻人生哲理与自我觉悟的过程。首句“临流照影影依稀”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水边景象,诗人站在水中,映照出模糊的身影,象征着个体在纷扰世间的迷茫状态。次句“大士当头彻悟机”中的“大士”指的是佛教中的菩萨,这里借指高僧或智慧的引导者,暗示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智慧的导师能够引领我们洞察生命的真谛,达到心灵的觉醒。

后两句“要识前身双树下,与谁朝出夜深归”,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诗人提出一个问题:要认识自己过去的经历和本质,应该回到何处?“双树下”通常指佛祖悟道的地方,即菩提树下。这句诗意味着,只有通过内心的探索和反省,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过去,找到生命的意义。最后,“与谁朝出夜深归”则表达了个人修行的孤独与坚定,无论是清晨还是深夜,都在追求真理的路上独自前行,不畏艰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自我认知、心灵觉醒以及修行之路的主题,体现了明代文人对精神世界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45)

何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梁彩凤药室

口松东岸石桥南,前馆窗开对碧潭。

夜月渐低朝管歇,方书高枕两三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寒夜怀周范山

□旅客难寐,寒螀夜夜心。

非关怜节序,因此每沉吟。

薄俗肝胆少,斯人意气深。

如何江山去,欲涉雨淫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失题(其一)

青山寂寂月空明,玉轸朱丝彻夜清。

铁干参差横屋角,梅花尽入曲中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失题(其二)

铁笛一声山上寒,岭云溪月夜漫漫。

敬亭已落梅花遍,独有桓伊兴未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