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庆春宫·芭蕉》是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以芭蕉为题材,描绘了秋日的凄清与春意的舒展,通过芭蕉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开篇“秋味凄清,春心舒卷”,以对比手法,将秋天的萧瑟与春天的生机勃勃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生命力的意境。接着,“也来急雨阑东”一句,以急雨的突然降临,象征着情感的激荡与变化,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
“期雁擎书,调莺欹扇”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大雁与黄莺赋予了传递信息与调节气氛的角色,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远方消息的期待与对于和谐生活的向往。
“绿天深处,净碧唾、飞尘谢红”描绘了一片清新宁静的景象,绿色的天空下,碧绿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美好与纯净。而“飞尘谢红”则暗示了季节的变换,红叶飘落,尘埃散去,一片宁静与和谐。
“有时题句,纸贵何妨,喜对珍丛”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情趣,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也能找到创作的乐趣,对珍贵的植物丛生之处充满了喜悦之情。
“弹章竹拜临风,小草晞阳,见蔽阴浓”通过弹奏竹子、小草沐浴阳光的情景,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凭藉园林,招摇风露,一场迷鹿终空”这一句,以园林中的风露与迷鹿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追求的渴望,但最终却归于空虚,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雪图摩诘,识身脆、金刚漫同”引用唐代画家王维(摩诘)的作品,以及金刚的坚韧与脆弱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短暂与坚强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与哲学的深刻理解。
最后,“积愁成结,邻圃丁香,代惜渠侬”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对友人的思念,通过丁香花的象征,寄托了对远方朋友的深切关怀与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芭蕉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情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