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宰士当年棣萼情,世科心许白头登。
诗书早已传家学,场屋谁知负夜灯。
老矣尚馀英气在,嗟哉独慕善人称。
一经分付曾何憾,看取于门自此兴。
这首诗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传承学问和家风的重视。开篇“宰士当年棣萼情”两句,通过比喻手法描绘出作者曾经担任官职时的繁华与热烈的情感,如今这些都已成为了过去。"世科心许白头登"则表达了家风代代相传,至今犹存的深切期望。
接着,“诗书早已传家学”一句,意味着文学和学问已经成为家族传统;“场屋谁知负夜灯”则透露作者独自攻读,承载着家庭学术的重任,而这份努力却鲜为人知。"老矣尚馀英气在"表明尽管年岁已高,但仍有不屈不挠之精神;“嗟哉独慕善人称”则是对那些得到美好评价的人表示赞赏。
最后,“一经分付曾何憾”似乎是在反思过往,是否有什么遗憾未了。"看取于门自此兴"表达了一种决心,从现在开始,在家门之内发扬光大。
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个人生命历程的回顾,对传统学问的尊重,以及对未来家族发展的期许和期待。
不详
韬光自古常难见,友道于今幸可论。
勋业但看江左相,才名已识下邽门。
壮哉兰若当时志,已矣云山此日原。
到底百年同一梦,山林钟鼎尚何言。
小雨添溪滑,新晴散野清。
寸襟如水阔,一桨共云轻。
坦坦道皆直,萦萦径自横。
天衢从此卜,何用问前程。
晨炊浮早渡,午夜过钱清。
越国移舟便,曹娥上堰轻。
人言三界近,共指一山横。
古剡明朝到,篮舆数去程。
厌见尘泥汩,喜看沙水清。
鱼攒偎日暖,鸥去帖波轻。
寒渡人来少,闲舟岸与横。
不须催去桨,溪曲不论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