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中感述

匿采韬光戒妄求,数年世事半牢愁。

读书有癖同元凯,生子何须肖仲谋。

天道微茫难遽信,国恩深重敢忘忧。

可怜日望干戈息,袜线才疏志未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閒中感述》由清代诗人林占梅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在闲暇时光中的感慨与反思。

首联“匿采韬光戒妄求,数年世事半牢愁”,开篇即揭示了作者对世事的深刻洞察与无奈。他选择隐匿才华,收敛锋芒,避免不必要的纷争与妄求,然而数年的经历却让他内心充满了困扰与忧虑。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反映了作者在复杂社会环境下的生存智慧与内心挣扎。

颔联“读书有癖同元凯,生子何须肖仲谋”,进一步展示了作者对于个人修养与家族传承的思考。他以古代名臣贾谊(元凯)的嗜书如命为榜样,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同时,又以三国时期名将周瑜(仲谋)为例,探讨了后代是否需要完全模仿先辈才能成功的问题。这两句既是对个人成长路径的反思,也是对家族传承与个人特色的思考。

颈联“天道微茫难遽信,国恩深重敢忘忧”,表达了作者对命运与国家情感的深刻理解。他认为天道难以捉摸,难以轻易相信,但面对国家的深厚恩情,他不敢忘记心中的忧虑。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更是对国家责任的深切体悟。

尾联“可怜日望干戈息,袜线才疏志未休”,收束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内心的坚韧不屈。尽管日复一日地期盼战争早日结束,但他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有限,但志向并未因此而消退。这一联体现了作者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乐观态度与坚持精神。

整体而言,《閒中感述》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个人成长、家族传承、命运与国家情感的深刻思考,还蕴含着对和平的向往与对自我价值的坚守,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614)

林占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相关古诗词

潜园主人歌

试问潜园主,镇日何所为。

开轩纳远岫,种竹沿水湄。

清谈招乐广,大睡彷希夷。

睡足启双眸,窗外日迟迟。

息机常抱瓮,窥园不下帷。

跏趺抚古琴,偃仰吟小诗。

琴亦无定曲,心旷神自怡。

诗亦不拘体,意到笔自随。

龙涎爇一饼,雀舌歠一卮。

诗清为茶甘,琴妙觉香奇。

爱听竹窗雨,虚枕夜长欹。

爱玩溪楼月,洞箫时独吹。

冬爱暖阁卧,炉火温肌肢。

夏爱凉亭息,岩泉沁心脾。偶动登山兴,谢屐凌嵚?。

偶□垂纶兴,严竿钓涟漪。

放鹤向北亭,观稼过东菑。

种梅入西园,荡桨泛南池。

曲折行三径,药圃连菊篱。

徘徊度双桥,莲岛续杨陂。

花舒当槛锦,柳扫缘岸丝。

眼阔胸次旷,心摹手足追。

谓我终日閒,韵事勤纷驰。

谓我终日忙,幽情乐莫支。

无事乃汲汲,有事竟嬉嬉。

有事、无事间,乐此不知疲。

为閒或为忙,问我我亦疑。

素希晋陶潜,北窗傲皇羲。

复拟唐李约,南山友鹿麋。

瞰破名利场,变诈祗自欺。

富得朱顿富,财聚名受訾。

贵得金张贵,位高身心危。

可知冥冥中,饮啄皆有司。

弄巧反为拙,谋盈反成亏。

古来知命者,乐道自恬熙。

我非昔贤比,襟怀不外斯。

嗟自弃养后,百念早灰之。

久凭邓禹笑,长抱毛义悲。

陈、张成仇怨,友道更难持。

已作伤弓鸟,择交当再思。

况系閒散人,性懒不受羁。

不若长掩关,悠悠学叔痴。

赀产永不营,荣辱总不知。

但求常安饱,此外听天施。

如问意云何,黄、老是吾师。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赠宗朗如

平生同谱倾心少,此日论交见面迟。

琴不安弦希靖节,诗多入画肖王维。

门无俗事清閒惯,家有幽轩结构奇。

最羡一堂联棣萼,天伦乐事庆怡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勉五舍弟(其一)

闭门思过过应删,惩创从兹力莫孱。

试轭稚驹难就范,入云倦鸟好知还。

能敦品节士方正,不读诗书仙亦顽。

如得宣尼真乐趣,曲肱饮水总怡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勉五舍弟(其二)

功名自重求非妄,物欲能蠲害不侵。

见义须逾谋利意,待人勿用作文心。

立身曾子常三省,励志程公著四箴。

愧我绮年耽逸乐,诗书功望阿连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