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

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

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

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翻译

船与江水背向而行,江水尚知入海为归,人却辞别旧乡而去。
水天相接处能够认出返归之船,云雾之中也能分辨江江畔的树林。
旅途疲倦,人只能随着江舟的颠簸摇来晃去,这样的孤旅已不是第一次。
虽然为得朝廷赏识而高兴,但又怎能比得上遁迹僻远之地的情趣。
世间喧嚣从此远隔,庆幸得到这种机会。
虽然没有玄豹深藏远害的资质,但也终于能够隐于南山的雾中。

注释

江路:长江的水路。
句:写诗人逆水向西南而行。
永:长,远。
归流:归向大海的江流。
鹜:通“鹜”,奔驰。
如,鹜置,以马疾驰传递。
鹜行,疾驰。
引申为追求。
天际:天边,指江天相接处。
归舟:返航的船,这里指归向京城的船。
江树:江边之树。
摇摇:心神不定貌。
心情恍惚貌。
屡:副词,屡空,经常贫乏而一无所有。
屡复,多次告白,后用以指贫穷、衣食不继。
禄情:怀恋俸禄。
协:会意。
从办,从十。
办,亦声。
协,表示同力。
十,表示众多。
合起来表示众人同力。
本义,和睦;融洽。
沧洲:滨水的地方。
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
嚣尘:亦作“嚻尘”。
喧闹扬尘。
这里指喧嚣的尘世。
赏心:.心意欢乐。
玄豹,颜色黑中带红的豹。
此以玄豹为喻,说自己外任宣城,远离京都是非之地,可以全身远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行旅中的景象和心境。开篇“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两句,勾勒出一幅江河纵横、水流不息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之情。接着,“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两句,则通过对高空中归舟和云间江树的观察,强化了这种向往感。

“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表达了诗人长时间以来一直在外游历而感到疲惆不堪的心情。紧接着,“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则显示出尽管有过愉快的时光,但仍然不能挽留诗人的脚步,继续前行。

“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喧嚣的超脱,以及在旅行中偶得清净之地的心境。最后,“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则是诗人对自己隐逸生活的向往,即使没有高贵的才能,但愿意终老于南山的迷雾之中。

这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向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收录诗词(174)

谢朓(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 字:玄晖
  • 籍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
  • 生卒年:464~499年

相关古诗词

王孙游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冬日晚郡事隙诗

案牍时闲暇,偶来观卉木。

飒飒满池荷,翛翛荫窗竹。

檐隙自周流,房栊闲且肃。

苍翠望寒山,峥嵘瞰平陆。

已惕慕归心,复伤千里目。

风霜旦夕甚,蕙草无芬馥。

云谁美笙簧,孰是厌薖轴。

愿言税逸驾,临潭饵秋菊。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冬绪羁怀示萧咨议虞田曹刘江二常侍诗

去国怀丘园,入远滞城阙。

寒灯耿宵梦,清镜悲晓发。

风草不留霜,冰池共如月。

寂寞此閒帷,琴尊任所对。

客念坐婵媛,年华稍庵薆。

夙慕云泽游,共奉荆台绩。

一听春莺喧,再视秋虹没。

疲骖良易返,恩波不可越。

谁慕临淄鼎,常希茂陵渴。

依隐幸自从,求心果芜昧。

方轸归与愿,故山芝未歇。

形式: 古风

出下馆诗

麦候始清和,凉雨销炎燠。

红莲摇弱荇,丹藤绕新竹。

物色盈怀抱,方驾娱耳目。

零落既难留,何用存华屋。

形式: 古风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