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苏葵在重阳节时所作,以饮酒聚会为主题,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与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貂裘此日何妨典”,诗人以典当貂裘开篇,暗示了聚会的奢华与豪迈。接着“忍作重阳醒面人”一句,表达了诗人不愿在佳节中独自清醒,希望与友人共享欢愉的愿望。
“诗思许谁三峡涌,菊花为我一篱新”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诗人的灵感比作奔腾的三峡水,将菊花的盛开比作篱笆上的新绿,生动描绘了诗人创作时的激情与自然美景的和谐。
“兴来放手争壶矢,醉后狂歌答酒神”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酒宴上尽情畅饮、挥洒才情的情景,体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一德惟馨宾主共,不扬香屑作芳尘”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追求,认为真正的美好不应只是短暂的香氛,而应是持久的道德风尚,与宾主共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魅力和对友情、自然、艺术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