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衮绣堂前,福星开度,寿星入垣。

有建隆臣普,上天宰辅,绍光臣鼎,平地神仙。

入秉钧衡,出分藩屏,托住东南半壁天。

年来好,甚烽消万里,尘静三边。紫宸几度传宣。

刚不肯归班押讲筵。

纵云台勋业,已登盟府,金城筹策,犹念中原。

好袖山河,更扶日月,色正三台第一躔。

王韩去,愿齐休社稷,于万斯年。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翻译

在华丽的宫殿前,福星照耀,寿星降临。
有建隆朝的重臣,如同天上的宰相辅佐,继承了臣子的光辉,如同神仙降世。
他们执掌国家大权,又分守各地,支撑着东南半壁江山。
近年来,战事平息,边境安宁,紫宸殿多次传达圣旨。
他们坚持不退居二线,参与重要政务。
即使功成名就,位居盟府,仍然挂念着中原的安危。
他们希望保有江山,如同日月星辰,位列三公之首。
王侯离去后,愿国家长久安宁,永续万世。

注释

衮绣堂:华丽的宫殿。
福星:吉祥之星。
寿星:象征长寿的星象。
建隆臣:建隆朝的重要官员。
钧衡:比喻国家大权。
藩屏:边境屏障。
紫宸:皇宫的代称。
归班押讲筵:退居二线,不再主持讲学。
云台勋业:显赫的功绩。
盟府:高级军事或政治机构。
中原:中国的中部地区。
袖山河:保有江山如囊中之物。
三台:古代星宿名,象征朝廷高官。
休社稷:国家安宁,社稷太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祥瑞气氛和宏伟壮观的景象。开篇“衮绣堂前,福星开度,寿星入垣”设置了一个吉庆的场景,福星和寿星的出现预示着好运与长寿的到来。紧接着,“有建隆臣普,上天宰辅,绍光臣鼎,平地神仙”描述了一位拥有崇高地位、得以与天地交流的神圣人物,他不仅拥有建造宏伟事业的能力,还能与上天沟通,维护世间的秩序。

“入秉钧衡,出分藩屏,托住东南半壁天”则展现了这位神仙或高官对于国家边疆的保护和稳固,他如同一道坚固的屏障,守护着国家的安全。随后,“年来好,甚烽消万里,尘静三边”表明在这样的保护之下,国泰民安,战争烟尘散去,边疆平靖。

“紫宸几度传宣”可能暗示皇帝的圣旨多次颁布,而“刚不肯归班押讲筵”则显示了这位神仙或高官对于职责的忠诚和坚守。紧接着,“纵云台勋业,已登盟府,金城筹策,犹念中原”表达了一种对历史功业的回忆,对国家中心地区的眷恋。

“好袖山河,更扶日月,色正三台第一躔”则描绘了诗人对于美好景色的珍视,以及对宇宙秩序的赞叹。最后,“王韩去,愿齐休社稷,于万斯年”表达了对于和平岁月的祈愿,对于农事繁荣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宏伟景象的描绘,以及对神仙或高官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一种理想中的美好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上天的旨意得到贯彻,国家得以安宁繁荣,而个人则怀抱着对于自然和历史的深切情感。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

山驿萧疏,水亭清楚,仙姿太幽。

望一枝颖脱,寒流林外,为传春信,风定香浮。

断送光阴,还同昨夜,叶落从知天下秋。

凭阑处,对冰肌玉骨,姑射来游。无端品笛悠悠。

似怨感长门人泪流。

奈微酸已寄,青青杪,助当年太液,调鼎和馐。

樵岭渔桥,依稀精彩,又何藉纷纷俗士求。

孤标在,想繁红闹紫,应与包羞。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押[尤]韵

沁园春.寿王倅

天遣东皇,来庆诞辰,和气先回。

趁未将风月,平分八桂,且垂弧矢,相映三槐。

歌遏行云,舞萦回雪,不比常年寿宴开。

有贤守,送三千乐指,环侍金罍。文章政事奇哉。

曾飞舄双凫天外来。

便合除之六察,少旌最绩,何为别驾,暂屈长才。

尚亿传家,行将跨灶,岂但侯藩与外台。

称觞看,灵龟支坐,老鹤眠阶。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寿游侍郎

五岳三光,孕秀精神,时生俊髦。

看出匣锋铓,备施盘错,济川力量,历试风涛。

直卷经纶,十徵不就,争羡先生出处高。

徜徉处,有晋公绿野,陶令东皋。精神翰墨游遨。

无一点风霜上鬓毛。

不访蓬莱,遍搜仙药,不登阆苑,三摘蟠桃。

洒洒丰姿,棱棱标致,长对梅花雪里梢。

青如许,与老松苍竹,定岁寒交。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

萱草阑干,杨花庭院,夜景澄虚。

望庚星昴宿,荧荧照室,祥烟瑞霭,郁郁充闾。

白鹿入胎,黄龟献梦,果应君家生凤雏。

真英物,似昆山片玉,沧海明珠。玳筵丝竹□□。

有多少犀钱分座隅。

念谢堂冷落,久无神语,淮淝骚扰,谁定边谟。

天产英雄,地钟秀气,振起家声今有馀。

□□□,看宫袍加鹄,玉带悬鱼。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