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诗人以"何来一片月"起笔,仿佛在问月光从何处而来,暗示了月色的突然降临,给夜色增添了一份神秘感。接着,他形容月光"清光净如水",比喻月色明亮清澈,如同流水般透明,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受。
"荡入空翠中"进一步描绘月光洒落于松林的景象,"空翠"一词既指松树的翠绿,也暗指夜晚的寂静和空旷。月光在松林间轻轻荡漾,与松风交织,却"松风吹不起",强调了月色的静谧,即使有微风,也无法扰动这份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月夜松林的画面,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以及对宁静心境的追求。华岩作为清代画家,此诗也是他借画中的松月表达自己艺术创作中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